我会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信息,问题包括:“同学们在课堂上,你们通过什么能够阅读到知识?再想一想,我们都会听到什么,表示要上课或下课?老师今天喷了香水,你们能闻到什么味道?同学们过马路的时候,要看红绿灯,它会给我们什么提示?”学生会一一跟我互动回答,接着,我会通过现象总结和讲解信息的概念,并提出问题:“什么是信息?哪些是载体?”学生聆听讲解,理解理论知识。我会安排课堂任务,请学生描述上述问题中,什么是信息?什么是载体?
通过提问互动的方式,引导和启发学生回答,使学生意识到信息的存在,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好奇心。通过教师讲解,更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知识的理解。
我会继续向学生提出问题:“既然我们生存在信息的社会,那么我们就需要及时得到与我们自己相关的信息并加以分析,那么我们是如何进行信息的获取和处理呢?”学生似乎理解,但却描述不清楚,我会布置任务,让学生自行学习教材,并提出问题:“获取信息的方式古代和现代处理信息的手段有何不同?信息量很大的时候,如何进行处理?”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教材,并总结问题答案,请学生进行回答并结合自己生活,谈谈做过哪些信息的收集和处理。
通过提问,引发学生思考。通过自行探究,提升学习主动学习意识和能力,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意识到信息与生活息息相关。
我会继续提出问题:“我们处在信息社会,有大量复杂的信息需要处理,那同学们知道有个很流行的词汇么?”学生纷纷回答:是信息技术,我会讲解信息技术的概念。之后会再次提出问题:“信息技术如此的厉害,那么它都应用在哪些方面了呢?”学生会说出一些,但不够全面。我会安排学生分组讨论,并提出问题:“信息技术主要应用于哪些领域?有没有消极作用?消极作用表现在哪学方面?”学生展开激烈谈论和学习,我会请小组派代表进行知识分享。
通过开放性的提问,拓展学生的知识,提升学生的热情。分组合作学习,通过问题的启发,去寻求答案,提升学生主动学习和合作的能力。
(三)巩固提高
我会布置课堂练习:同一个消息,用两组方式进行传递,第一种方式,通过传话筒;第二种方式是你比我猜,看看哪个方式能够收到清晰的信息。学生非常乐意参与其中。我会请参与游戏的同学进行分享感受。
通过游戏方式,增加学生的参与性,在活动中体会信息和载体的联系。
(四)小结作业
我会通过问答的方式,帮助学生回顾本节课知识点。课后请同学们收集生活中遇到的信息,以及自己是如何处理的。
互动方式进行总结,强化学生理解信息的概念,联系生活实际,提升信息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