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1:我们小组重点学习了第一自然段,这一段重点写“屠户遇狼”,我们解决了以下问题:(1)“缀行甚远”表现了狼的什么特点?(贪婪)(2)“一屠晚归”中的“屠”是理解为“屠户”好,还是“屠夫”好?(用“屠户”更确切。通过查字典我们知道了:二者都有“以屠宰牲畜为业的人”但“屠夫”更注重的是引申义,而“屠户”则更注重本义。)
生2:我们小组补充一个问题。为什么屠户一开始不把骨头全部扔给狼?(我们认为屠户这样做是对狼抱有幻想。)
生3:我认为屠户这样做,是因为想拖延时间,想出对付狼的办法。
生4:我有一个问题想请同学们帮我解决。狼遇到屠户,为什么不一下子就把他吃掉?
生5:我认为狼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狼一开始抱着试探心理,也表现了狼的狡诈。
师:学贵有疑,刚才听大家的问题,我觉得说的和问的都特别好。
生1:通过讨论第二、三自然段,我们明确了这段是在写“屠户惧狼、御狼”,知道了:(1)“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是描写屠户心理的句子。(2)“窘”与前文的“惧”都是在写屠户的心理,而且“窘”比“惧”的意思更进一层。
生2:我有一个问题不明白:为什么屠户这时候才采取行动?
生4:因为屠户比较善良,不到迫不得已的时候,他不想杀害生命。
生5:通过讨论我们小组明白了:狼的表现是“眈眈相向”。这表现了狼的狡猾和阴险。
生1:我们讨论第四自然段“屠户杀狼”时,知道了:(1)“屠暴起”中的“暴”应该重读,因为从这个字最能看出屠户的果断。(2)狼没有一起进攻,而准备前后夹击,也表现了狼的狡猾。
生2:我有一个问题不明白:屠户为什么这时候才杀狼?
生3:屠户开始以为可以摆脱狼。也说明屠户是迫不得已才杀狼。
师:大家学习的非常认真。通过学习,我们对课文已经很熟悉了,现在请大家再来看PPT上的五幅画面,谁能概括本文写了屠户与狼之间的几件事?
生1:我认为有四件事:遇狼——惧狼——御狼——杀狼
生3:他们都是从屠户的角度来看作者的思路,我从狼的角度把这个故事分成了四个层次:遇屠——追屠——诱屠——被杀。
师:你很善于思考问题,能从新的角度看问题!为了便于大家理解课文内容,我们就选择一种最易于接受的观点。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一至四自然段,现在,请同学们齐读第五自然段,看看这一段又讲了什么内容。
生1: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师:翻译的很准确,那同学思考下这段使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师:对,议论,那文章结尾一段的这个议论有什么作用?
生讨论明确:文章结尾的议论,是作者对所写的故事的看法,既是对狼的可悲下场的嘲讽,也是对屠户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的赞扬。狼虽然贪婪凶恶,狡诈阴险,但又十分愚蠢,在有高度智慧的勇敢精神的人面前,终究难逃灭亡的命运。结尾的议论画龙点睛,揭示了文章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