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在初步了解了诗歌的大意之后,首先抛出一个较为简单的问题,找一找诗歌当中的景物。学生能够很容易找出诗歌当中的一些关键词语,回答出景物有青海、长云、雪山、孤城、玉门关。此时我会顺势深入提问,这些诗歌中的景物都有什么特点,并让学生带着问题再次阅读诗歌。学生能够找出诗句中的一些修饰性词语,如“长、暗、孤”等词语,为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找一找诗歌当中的景物,最后总结得出特点是“迷蒙暗淡、苍凉壮阔”,并顺势板书:(景:迷蒙暗淡、苍凉壮阔)。
了解了景物特点之后就可以由景及情。但情感是较为抽象的,为帮助学生更好体味文章,第一步先引导学生通过诗歌当中的这些独具特色的景物想象具体画面,并提问从想象的画面中都看到了什么。学生可能会回答看到了边塞境界壮阔、环境恶劣。这时再进一步体会作者情感,诗歌中反衬了戍边将士不畏艰难,守卫边疆的豪情壮志。并顺势板书:(环境恶劣)。
这首诗歌当中,最后两句广为流传,蕴含着作者的豪情壮志,是最值得体会的。结合本学段学生的特点,为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我会再次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两句诗你更喜欢哪一句,为什么?我会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这样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也能够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学生会结合诗句分析得出诗歌“黄沙百战穿金甲”短短七个字,高度概括了边地之荒凉、条件之恶劣、时间之漫长、战争之频繁艰难。“不破楼兰终不还”,直接抒发了戍边将士不打败敌人誓不回家的豪情壮志。根据学生的讨论,我会最后总结得出这两句实际是诗人的直接情感表达,并顺势板书:(豪情壮志)。
最后在赏析完诗歌之后,为提高学生的知识积累,增加鉴赏技巧,我会顺势追问:在整首诗中,诗人用到了很多艺术手法来表现自己的情感,你能说出几个吗?学生通过已有的知识积累,能够说出直接抒情或者用典,最后教师可以进行补充反衬、情景交融等。
通过以上环节我达成了我的三维目标,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四)拓展延伸
语文教学没有明确的终结点。通过前文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描述诗歌内容和想象画面,为丰富课堂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切实体会到作者笔下壮阔的边塞风光,我会让学生画出自己脑海里的画面,并进行评比,选出内容最丰富,最贴合诗歌的一幅。
(五)小结作业
阅读教学应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原则,所以小结至关重要。我将再次让学生诵读诗歌,感受诗歌的情感,最后师生共同总结课堂内容。
课后作业是课堂知识的巩固和延伸,因此,我的作业设计为:课外阅读《从军行》其它六首,预习《送元二使安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