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美术鉴赏活动的规律和学生已有的认知特点,我将以“鉴赏”为线索,通过以下六个活动将我的授课思路为各位老师一一道来。
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有效前提,为了充分调动大家的学习兴趣,我将通过出示不同书体的“书法”二字,请学生回答问题:你在图中都看到了哪两个字?分别是用哪种书体进行书写的?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书体的不同并激发学生欣赏书法作品的欲望,以此来引出本节课的课题《书为心画——中国书法》。
美术课堂凸显视觉性,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在“看”的基础上展开鉴赏学习。我会展示一系列书法作品,请学生观察并思考问题:作品中变幻丰富的线条是通过什么笔法表现出来的?通过观察总结出平动、提按、绞转三种常见笔法。
接着继续展示篆书“南”、楷书“唐”、行书“增”3个字,提出问题:字体中的字分别属于什么字体?线条分别对应了哪些笔法?进而师生共同总结出:小篆主要以中锋用笔,在书写过程中,笔锋处于笔画的中间部位,其笔法以平动为上。楷书和隶书兼有平动、提按的笔法,笔画形态不断丰富。行书、草书、大量使用绞转,线条活泼多变。
通过这个环节可以帮助学生获得视觉感受,建立对于书法的初步认知。
此时,同学们兴致盎然。事不宜迟,我会展示《石鼓文》《张迁碑》《颜勤礼碑》,提出问题:篆书、隶书、楷书在字形结构上有什么区别?我的学生不难得出:篆书结体端庄,楷书方正、隶书扁平的特点。接着我会继续出示颜体“神”与欧体“神”,学生讨论问题:同种书体之间结构为什么会出现差异?师生共同总结出不同书法家在书写时会形成不同的个人风格,与书法家的个人经历、性格有关。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字体的章法,我会出示董其昌《谢惠连雪赋》和徐渭《行草应制咏墨图》,引导学生感受《谢惠连雪赋》的行间间距大,《行草应制咏墨图》的布局随意自在。进而总结:每个字都有基本的结构法则,字与字、行与行的组合又形成整篇的结构。章法在变化中追求统一,其中《谢惠连雪赋》总体较为规整,《行草应制咏墨图》布局随意自在。
此时,学生已经掌握了书法字体的结体和章法,对于墨法这一知识点相对简单,所以我请学生进行总结,得出:书法字体用墨有浓淡之分,一般篆书、隶书、楷书多用浓墨,给人以笔沉、力度充沛的感觉,淡墨常用于草书、行书,给人淡雅隽秀、清新飘逸的感觉。除了浓淡,古人还用“枯”和“润”来形容墨法。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学生在轻松融洽的学习氛围内深入探究书法作品的艺术特色。
任何优秀的艺术作品的产生都离不开一定的创作背景,因此我们在鉴赏作品时应多角度、多层面的联系文化和生活情境。所以,我会展示“天下十大行书”作品,小组讨论:书法家个人风格的形成和什么有关,为什么说“书为心画”?根据学生代表回答,我顺势进行总结:由于作者笔下文字随心而变,故为“书为心画”。
美术鉴赏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能够用恰当的美术语言对作品进行解读评价与交流,发展自身的美术鉴赏力。为此,我将创设情境,带领同学们一起来到博物馆观看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请同学们作为讲解员介绍作品。鼓励学生积极踊跃地投入到作品的赏析之中,分享彼此的见解,我也会在学生发言后对他们的观点大加赞赏并加以补充,以此环节帮助学生巩固所学。
我将以提问的方式请学生谈本课的收获,并引导学生感受书法的艺术魅力。倡导学生课后去美术馆看一场书法展,体会今天的艺术家书法当中的形式美感和精神世界,以求达到从课堂之内到课堂之外的延伸,进一步巩固鉴赏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