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杜拉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他对心理学的最大贡献在于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由于受到认知心理学思想方法的冲击,他逐渐从传统的行为主义研究中走出来,由偏重外部因素作用的行为主义向兼顾内在和外在因素的新观点变化。他认为观察学习是社会学习的一种最主要的形式,社会学习与观察学习几乎被看成是同义词。
观察学习的经典实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是建立在他与合作者所进行的大量实验研究的基础之上的在早期的一项典型研究中,班杜拉分别就现实、电影和卡通片中成人榜样对儿童行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他们首先让儿童观察成人榜样对一个充气娃娃拳打脚踢,然后把儿童带到一个放有充气娃娃的实验室,让其自由活动,并观察他们的行为表现。结果发现,儿童在实验室里对充气娃娃也会拳打脚踢。这说明,现实、电影和卡通片这三类成人榜样都同样会导致儿童模仿这种攻击性行为。成人榜样对儿童行为有明显影响,儿童可以通过观察成人榜样的行为而习得新行为。在另一项实验中,班杜拉对上述研究做了进一步的延伸。他想了解两个问题:榜样攻击性行为的奖惩后果是否影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儿童是否能不管榜样攻击性行为的奖惩后果而习得攻击性行为,在实验中,把儿童分为三组,首先让儿童看到电影中的成年男子的攻击性行为。在影片结束后,第一组儿童看到成人榜样被表扬,第二组儿童看到成人榜样受批评,第三组儿童看到成人榜样的行为既不受奖也不受罚。然后,把三组儿童都带到一间游戏室,里面有成人榜样攻击过的对象。结果发现,榜样受奖组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最多,榜样受罚组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最少,榜样既不受奖也不受罚组居中。这说明,榜样攻击性行为所导致的后果是儿童是否自发模仿这种行为的决定因素。但这是否意味着榜样受奖组的儿童比榜样受罚组的儿童习得了更多的攻击性行为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班杜拉在上述三组儿童看完电影回到游戏室时,以提供糖果作为奖励,要求儿童尽可能地回忆榜样行为并付诸行动。结果发现,三组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水平几乎一致。这说明,榜样行为所导致的后果,只是影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表现,对攻击性行为的学习几乎没有影响,因为在榜样受到惩罚的条件下,儿童同样也习得了这种行为反应。
观察学习及其过程:在大量实验研究的基础上,班杜拉认为,人类的大多数行为是通过观察学习而获得的。所谓观察学习,就是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结果而进行的学习。在观察学习过程中,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结果是受到奖励还是惩罚所获得的行为反应模式,而不必亲自动手做和体验行动结果。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可获得榜样行为的符号性表征,并以此引导观察者在今后做出与之相似的行为。班杜拉特别强调观察学习,并根据信息加工模式对观察学习的过程进行分析。他认为,这一过程受到注意、保持、动作再现和动机四个子过程的影响。
1.注意过程:对榜样的知觉注意过程是观察学习的前提条件,影响着观察者对示范事件的探索和知觉。班杜拉认为,注意过程决定着在大量示范事件的影响中选择什么作为观察和知觉的对象,并决定着从正在进行的示范事件中抽取哪些信息。因此,选择性注意在观察学习中起着关键作用。
2.保持过程:示范信息的储存。保持过程通常是观察者把榜样表现出的示范经验转换成表象或言语符号储存在记忆中,形成有关示范活动的内部表象,这些记忆代码在日后便能指导操作。班杜拉认为对榜样行为的保持依存于两个储存系统:一个是表象系统,另一个是言语编码系统。表象系统把榜样行为以表象形式储存于记忆中,由于反复展现榜样行为,最终会使观察者对榜样行为形成一种持久的、可回想起的表象。在班杜拉看来,支配行为的大多数认知过程是语言的而不是表象的,即言语编码的,这种符号编码可以用容易储存的方式掌握大量的信息,促进观察学习和保持。
3.动作再现过程:记忆向行为的转变动作再现过程是把观察者头脑中有关榜样表现出的符号信息转化为其外在行为,这过程以内部表征为指导,把原有的行为成分组合成新反应模式。
4.动机过程:从观察到行为动机过程决定了哪一种经由观察习得的行为得以表现。社会学习理论对行为的习得和表现做了区分,习得的行为不一定都表现出来,观察者是否会表现出已经习得的行为受三类强化的影响。一类是直接强化,如果习得的行为能导致有价值的结果,个体倾向于表现出经由观察获得的榜样行为。一类是替代性强化,所谓替代性强化是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强化而受到的强化。那些对榜样行为结果有利的行为比对榜样行为结果不利的行为更容易表现出来。最后一类是自我强化,学习者对自己所观察到的行为的自我评价影响着经由观察而习得的行为。一般来说,人们更愿意表现出那些令自己满意的行为,而放弃那些让自己生厌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