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王朝,前16世纪到前11世纪,经历了600年左右,是奴隶制发展时期。
经过一个朝代的发展,商朝已经是文明的奴隶制国家了。商朝为了发展,将本是君王的
土地和奴隶分给诸侯和百官进行治理。此时的奴隶的地位不如牛马,奴隶主要是作为劳作的生产力存活。
商代的文字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成熟,从刻在甲骨的甲骨文,到刻在陶器上的陶文,还有刻在青铜器上的金文和玉石上的文字。文字应用于记述社会政治的活动,并出现了相关的典籍,典籍作为教育的重要材料进行使用。
商代学校的名称在甲骨文中的记载,已发现“大学”“小学”“庠”“序”等名称,其中“瞽宗”(商代大学特有的名称),我们通过甲骨文的记载,大学最早是作为祭祀场所来使用的,在大学的教育以乐教为重,瞽宗是当时奴隶主贵族子弟学习礼乐的学校,大学和小学都为国学,乡学则是痒序校,其中庠以养老为义,利用养老活动对青年一代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序为军事训练,但是奴隶主为了维护统治不仅进行习射训练,也强调思想品德修养,礼乐教育也成了其基本内容。
商代教育的内容受其统治需要,其目的是培养尊神重孝的=勇敢善战的统治者,所以它的教育内容分为四部分。一为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中极力提倡宗教迷信,认为应该让学习者学会尊神和孝祖,所以“孝”成为奴隶主贵族最强调的基本道德准则;二为军事教育,射箭和驾车是军事训练的重要内容;三为礼乐教育,“以乐造士”是商朝教育的特点;四为书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