穹庐是指蒙古人所住的毡帐,用毡子做成,中央隆 起,四周下垂,形状似天,因而称为穹庐。这句诗出自《敕勒歌》。
辽阔的敕勒大平原,就在阴山脚下。敕勒川的天空 啊,看起来好像牧民们居住的毡帐一般。
它的四面 与大地相连,蔚蓝的天空一望无际,碧绿的原野茫 茫不尽。那风吹到草低处,有一群群的牛羊时隐时现。
《敕勒歌》 :敕勒:种族名,北齐时居住在朔州( 今山西省北部)一带。
敕勒川:川1:平川1、平原。敕勒族居住的地方,在 现在的山西、内蒙一带。北魏时期把今河套平原至 土默川一带称为敕勒川。
笼盖四野:笼盖,另有版本作“笼罩”(洪迈”容斋随笔》卷一和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四野,草原的四面八方。
民歌都是用来传唱的,所以它浅显易懂,几乎近于 白话,虽然时隔将近两千年,但今天的我们读来依然不会有距离感。
敕勒川 ,指的就是敕勒族居住的地方。在哪里呢?就在那 高耸入云霄的阴山脚下。
那里的天空就像一个巨大 的蒙古包,笼盖着辽阔的大地。蓝蓝的天空,茫茫 的草原,看不到边际。
一阵风吹过,草儿都弯下了 腰,这时才看到成群的牛羊在草地上悠闲地吃着鲜 美的草。大家想想,只有风吹过,草弯腰,才能看 到牛羊,那草该有多茂盛啊!
仅仅27个字,就给我们描绘出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 的风光,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的人们,也定是胸襟开阔、豪迈爽朗。
宋朝大词人元好问在读完这首诗后曾说:“慷慨歌谣绝不传,穹庐一曲本天然。中州万古英雄气,也到阴山敕勒川。”可见其对这首诗的 评价之高。
其实这首诗不光在文学成就上高,它还有另外一个 重要意义,那就是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这首诗不光在北方游牧民族中盛行,之后又从鲜卑语译为汉语,也代表首中华民族之间的大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