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和工商部门的负责人,我注意正确处理履行代表职责与干好本职工作的关系,主动地把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放在全市经济建设的大环境中去思考、去衡量、去把握,始终把发挥职能作用,支持促进全市经济发展作为工作第一要务。
一是深入实施名牌兴市战略。名牌商标,是企业的金字招牌,也是一个城市经济实力的象征。为提升我市经济实力,我在工商机关提出了实施名牌兴市战略的工作思路,并组织制订了《市争创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工作规划》。通过与企业的共同努力,目前,全市注册商标达到713件,居(上级市)各县市区首位。今年2月,帮助新郎争创为全国驰名商标;6月份,又帮助双乐、益利、良丰、信得4件商标争创为山东省著名商标。这样,我市拥有了得利斯和新郎两件全国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达到17件,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的数量位居全省县级市之首。
二是积极开展企业信用建设。加强信用建设,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工商机关在企业信用建设上担负着重要职责。近年来,我组织全市工商机关通过加强合同管理,实施信誉经济,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守合同重信用企业争创活动等工作,提升企业信用。今年,帮助三工、市建筑公司争创为国家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使我市国家级守重企业达到4家,发展省、市级守重企业88家;帮助62家企业争创为消费者满意单位对得利斯、外贸、新郎等20家遵纪守法、信誉度高的企业免于工商年检,促进了企业的信用建设。
三是大力支持各种所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工作中,我坚决贯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目前,共发展国有、集体企业983家,私营企业2060家,外资企业150家,个体工商户14762家。特别加大了对民营经济的扶持发展力度,除国家法律法规禁止的领域,民营企业均可以投资经营。大力支持下岗职工、军转干部、机关轮岗人员、大中专毕业生从事民营经济,坚决落实国家减免税费的优惠政策。去年以来,为34名上述人员办理了个体、私营注册登记,减免各类规费20多万元。
四是大力支持三农发展。为支持农民增收,今年以来我立足部门实际,按照以农产品合同监管为切入点,大力推进订单农业发展,切实促进农民增收的工作思路,从加强农产品合同监管入手,积极指导涉农企业与种植、养殖业农户依法签订各类农产品购销合同,帮助农民通过合同拓展市场,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培育发展涉农企业55家,涌现出了外贸公司、得利斯公司、烟草公司等一大批龙头企业,带动全市80%的农户从事订单农业,增加了农民收入。省局将向全省推广这一经验做法。
五是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我组织干部职工充分发挥职能优势,采取多种招商方式,内引外联,牵线搭桥,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2003年,全市工商机关共引进项目36个,实际到位资金8946万元。今年已引进项目11个,合同资金1859万元。我还要求干部职工以最快的办事效率、最佳的服务态度、最高的服务质量,创造最好的投资软环境,对外来投资者实行包揽式服务和限时办结制度,尽心尽力搞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