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课堂上,我非常注重学生良好的发声习惯和歌唱习惯,一句民间俗语:有理不在声高,唱歌或演讲都是同一个道理,声情并茂并不只是超大的嗓音就能体现了,长期大嗓音唱歌,第一不利于保护嗓子,第二高音难得唱好。所以我们的练声方法和歌唱方法是轻声、半声,不是大声和虚声。同学们都感觉这样唱歌唱上一天都不会累,而且小声唱歌的位置和大声唱歌的位置是同样的位置。
在我们的课堂上,人数虽然很多,但我们课堂形式丰富多样,一个新的练声方法,我让学生排队一一唱歌我听,听学生的音色、音准、声音通道对不对,学习一首新的歌曲,我让学生两人一组或三人一组唱给我听,听学生对歌曲的情感把握,咬字吐字的音高位置,指导学生把低音放到胸腔部分唱,且会感受到胸腔的震动,把高音放到眉心上方,假装嘴巴长在眼睛上,把又长又高的乐句,提前深吸一口气后再唱,会发现声音很松弛,气息柔韧有余。
在我们的课堂上,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音色,和独特的性格,我不能把所有的学生培养成一个人似的,我尊重学会的个性,欣赏他们的独特之处,有些学生很活泼,我给她们先找了一些适合自己个性的简单的`歌曲学唱,有些学生很内敛,还有的学生羞涩、沉稳,我给他们找了一些抒情的歌曲学唱,有3个同学唱歌声音很小、很虚,那她们就不适合轻声、半声歌唱,我让她们先用大声的方法,并找了需要大声演唱的歌曲来提升自己,增加自信心。
但所都歌曲都要从先唱简单的、轻盈的歌曲,再到唱有难度、厚重的歌曲。
总之,声乐教学课上,我过于注重专业传授,而少了兴趣的的培养,在以后的教学中,对一首歌曲的学唱过程中,要深深挖掘歌曲,用图片、视频、交流的形式增加学生的课堂兴趣,或观看一些有意义的歌唱比赛,如《耳畔中国》、如《新声代》、如《青歌赛》等等,增加学生想唱好歌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