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中学语文教案《水调歌头》
在教师资格的考试中会涉及到不同类型的作品,比如我今天选取的《水调歌头》这篇课文,这是宋代文豪苏轼的一首词,从情感到表达都堪称一篇佳作。
一、教学目标
能够结合注释解释全词大意,并能说出诗歌的情感变化阶段。
通过多媒体展示和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全文虚实结合的表达方式。
通过对本诗的学习,学生能够体会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增强对诗词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多媒体展示和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全文虚实结合的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通过对本诗的学习,学生能够体会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增强对诗词的兴趣。
1.多媒体播放《明月几时有》音乐,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是这首歌的歌词。
2.引导学生回顾词的先关知识:词是一种怎样的文体?词的构成部分有哪些?(词牌、标题、正文、序、后记等)本次中的各部分是什么?
2.请学生小声读或默读,借助注释或工具书解释全词大意。
1.学生齐读,边读边思考:这首词写于中秋,那么有哪个意象贯穿于全词中?(月)
2.学生自由朗读,自主思考并分小组讨论:本文是作者与月的对话,那么这首词中展现了几种与月的交流方式呢?结合文本找一找
3.继续保持小组讨论:本词中的写景和抒情与其它大部分的写景抒情词有什么区别?想想这种表达方式有何好处?
明确:本词上阙的写景都是基于作者的想象,是虚写,这与大部分词借景抒情的手法有很大不同。这样写的好处在于:画面感强,相当于作者用自己的想象给读者创设出情境,读者很容易产生代入感,能够更加深切地体会情感;通过联想虚设意象,作者写作中也有了更大的空间
(四)拓展延伸
教师补充本词的创作背景: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苏轼差知密州。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公元1076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人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请学生小组讨论:本词被认为是一首怀人佳作,结合以上背景,谈谈你们有没有别的情感解读?
(五)小结与作业
作业:
写一段文字,描写月亮(注意月的特点,200字以上)。
六、教学反思
学习本词时,学生对苏轼已经不陌生了,可以不设计对作者进行专门学习,但应该引导学生回顾关于作者苏轼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