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如学与问)、主次关系(如奉献与索取)、取舍关系(如自卑与自强)和条件关系(如继承与创新)等;若有多则材料,需要找材料之间的内在关系,或异中求同,或寻互补等,辨明这些关系,有利于立意构思作文。具体步骤为:1.分析材料,明确材料中的概念。2.结合上下文,分析辨明概念之间的关系。3.根据概念之间的关系,分析出立意。
灵活运用三种方法可以保证我们在写作时立意贴题,方向正确,做好第一步,接下来我们拿一份材料来以主体分析法做一示范,应该如何去立意。
著名教育家张伯苓十分注意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并且身体力行,为人师表。一次,他发现有个学生手指被香烟熏黄了,便严肃地劝告那个学生:“吸烟对身体有害,要戒掉它。”没想到那个学生有点不服气,俏皮地说:“那您吸烟就对身体没有害处吗?”张伯苓面对学生的责难,歉意地笑了笑,立即叫工友将自己所有的烟取来,当众销毁,还打断了自己用了多年的心爱的烟袋杆,诚恳地说:“从此以后,我与诸同学共同戒烟。”果然,打那以后,他再也不吸烟了。
请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
找做法:张伯苓以身立教,销毁心爱的烟袋杆,与学生共同戒烟。
析结果:张伯苓用自己作榜样,以身立教来感召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学生。
本篇文章就到这里,希望对备考的你有所帮助,能够成功拿到教师资格证,踏出教师行业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