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社区党员先进性教育进入党性分析和民主评议阶段时,社区党委发现党员在自我评定时有这样和那样的想法,主要是对评定标准的认识模糊。为此社区党委及时召开党委会,讨论如何落实上级布置的工作。党员保先教育其实说到底对党员思想、党性意识的一种重新梳理。
社区党委的想法是要化复杂为简单,就是针对社区离、退休党员多,部分失去固定工作的党员流动在外的特点,拿出可操作的举措。于是想出了“心理测验题”的形式,对每一个问题设定了“是”或“否”两个答案,只要党员认真对照这20道题目,基本上都能在三分钟左右的时间内得到一个明确的答案。在党员“保先”教育活动中,我们所做的每一步都尽量社区的实际情况,我们是在大胆探索 “前无古人,后有来者”的“保先”教育之路!这是社区党委在完成上级布置的“规定动作”后的“自选动作。”
如何指导支部规范的评定党员?显然这既要严格按照党章规定,又要通俗易懂。我们的“心理测验题”为每个党员在自我评定的工作中提供了参考意见。例如,第四支楼道部的一位老党员,她认为自己不中用了,评定党员先进性应该是年轻人的事情,最初的自我评定标准模糊,以致于不能作出正确的评定,产生了偏差。但社区党委知道了这个情况后,党委书记立即把她请到党员谈心室,拿出早已准备好的20道心理测验题,并对她说:“请你静下心来,认真完成这份心理小测验,如果你做完题目后,依旧坚持原来的自我评定意见,我们将完全尊重你的意愿。”在接下来这么短短的三分钟时间里,这位老党员独自认真仔细地做完了题目,她笑着对社区党委书记说:“对照这份试卷,我想我应该是一位合格党员,社区党委想得真周到。”
我们一面将测试题打印出来分发给自我评定模糊同志来检测,一面通过社区网站向社区群众公布。就在社区公布“心理测试题”后第二天,一位身在上海的社区在册党员岳钦杨同志就在网上进行自我测评,从网上看到的结果,我们有理由相信党员不仅进行了认真的回答,并且在思想认识上也有了一定提高。
党员的党性分析过程其实也是对一个党员健康心理的真实反映,离、退休党员和下岗失业通过自身努力自谋职业或尚未找到合适工作的党员,在心理测验题上应有所区别,因此我们为后者又增加了5道题目。我们做这样的尝试,是希望“保先”教育能使党员在党性认识上有一点提高,并不想产生什么轰动效应。希望我们所做的这些努力,能够为党员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帮助,根据社区党委对10%的党员测试情况来看,党员不仅能情绪稳定的做完题目,而且许多党员还在做完“心理测验题”后,将自己的感想写入了自我的党性分析材料中。
一个小小的举措,能为部分党员在自评中带来好效果。在接下来几天支部举行的民主评议会上,许多没有做作心理测试的党员也对心理测验题表示了极大兴趣,纷纷要求给自己也做一做。
对书写有困难的党员社区建立了流动辅导站,5月28日楼道支部书记专程走访现在居住下城老人公寓的72岁鲁焕连同志。支部书记向鲁焕连详细解说了杭州市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试点工作“党性分析、民主评议”登记表,向他汇报目前社区保先教育的工作具体实施步骤。鲁老汉激动的说,虽然
自己住敬老院了,可永远不忘自己是一个共产党员,希望有生之年,能看到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第十支部指导员郑映华同志从24日开始,她就踏上了家访之路,@#$14幢2单元103室88岁党员李长明是一个文盲,斗大的字认识不了一箩筐。郑映华带着“党性分析、民主评议”登记表,预约上门,为他详细解说要注意的事项,倾听了他的述说。手把手帮他填写好了自己鉴定。她所在支部有两个夫妻党员已经定居嘉兴,已经2年没有看到人了。我们通过已经给他们发了短消息,请他们在网上撰写分析材料了。第六支部指导员黄洁同志,在整个学习阶段中和支部党员一起召开支部大会,将征求的群众意见告诉党员,让大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撰写党性分析材料。
杭州市“保先”办下城督导组组长陈贤卓书记多次考察了@#$社区保先教育情况,给予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