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打算考教资证书的小伙伴,快来一起和小编学习高频考点+模拟试题,今日先更新中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块二课程。
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社会需求);
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学科知识水平);
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学习者身心发展的需求);
4.课程理论。其中,社会、知识、儿童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
1.泰勒的目标模式。泰勒原理可概括为:目标、内容、方法、评价。
2.斯滕豪斯的过程模式。编制课程不是为生产出一套“计划”“处方”,然后予以实施和评价效果,而是一种研究的过程。教师是整个过程中的核心人物。
知识点五:课程设计的具体内容(课程内容的文本表现形式)
2.李老师是小学五年级某班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他认为学生的学习时间很紧张,因此总是占用体育课给学生补习语文。李老师虽然是出于好心但是其做法违背了新课改的( )原则。
3.在现代教学观念的引领下,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开始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这体现了现代学习方式( )的特征。
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不包括( )。
A.改变课程过于重视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行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B.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现状,取消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
C.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D.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5.新课程中教师角色将发生转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B.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成果推广者
C.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模仿者
D.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者型的独立的教师
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新课程改革三大基本理念。新课程改革三大基本理念包括:(1)关注学生发展。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要体现促进学生发展这一基本理念。(2)强调教师成长。依据新课程评价目标的要求,课堂教学评价要沿着促进教师成长的方向发展。(3)重视以学定教。新课程课堂教学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就必须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进行改革,体现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的“以学论教”评价思想,强调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的状态为参照来评价课堂教学质量。故本题选C。
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新课改的课程结构的特点。新课改的课程结构具有综合性、均衡性和选择性。A选项为干扰选项,排除。课程结构的均衡性是指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的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题干中用语文课替代体育课,减少了体育课的比重,不符合均衡性的要求,故本题选D。
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现代学习方式的主要特征。现代学习方式的主要特征有:主动性、合作与独立性、问题与探究性。主动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现代学习方式的主动性对应于传统学习方式的被动性,二者在学生的具体学习活动中表现为:我要学和要我学。我要学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要我学则是基于外在的诱因和强制。故本题选D。
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课程结构改革的具体目标是设置九年整体一贯制,并不是取消,所以题干表述错误。故本题选B。
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现代教师观。新课改要求教师角色的转变,即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教师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只有A选项描述是正确的。故本题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