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评教师为主变为评学生为主,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精讲、点拨、质疑、追问、评价、纠错。
1.由评教师的讲解精彩度为主变为评学生的参与度为主
2.由评教学环节的完备性为主变为评教学有效的合理性为主
3.由评课堂的活跃度为主变为评每个学生真正进入自主状态为主
4.由评师生的交流互动为主变为评学生的交流、展讲为主
5.由评教师的板书设计为主变为评学生的板书、笔记、练习为主。
6.由评教师的基本功为主变为评学生的基本素能为主
四、教师课改的状态
我校自推行课改以来,教师大都积极参与,主动研究,课堂行为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课改也有了阶段性的成果。教师对新方式的理解与参与得到了提升。教师重新认识自己的角色。不再是由专家编写的教科书的忠实执行者,而是新课程的合作者;教师再也不是那种只知“教书”的匠人,而是拥有正确教育观念、懂得反思、善于合作的探究者。
五、影响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1)理念认识的肤浅化
个别党员、干部和教师还是认识不上位,工作中存在因循守旧的现象,只求过的去,不求高质量。不善于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眼界不够广,思路不够宽,办法不够多,科学发展的能力不够强。缺乏改革的动力。
(2)课改环节操作形式化
课堂教学结构改革实验中还存在着不彻底性和不少的偏差。
“自主有效,精展训练”课堂教学结构的实质,要求在教学中要做到“突出学习自主、突出小组合作、突出学生展示、突出教师点拨、突出当堂训练”,然而,据大家在实验总结中反馈的问题来看,我们现在一些课堂中貌似神离的现象还存在,有的课堂即使在改革,可是有时因为理念未更新、实质未吃透、流程不熟练、环节不完整等原因,再加上“新手上路”,难免会出现操作走样的现象,如:课堂组织不流畅、学习效率低下、课堂进度缓慢、课堂效果不佳等等。
有效课堂倡导“独学、研学、精展、训练”的学习方式,旨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仅以小组研学为例。课堂上,我们经常看到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存在着许多问题,概括起来就是小组研学形式化,主要表现为:讨论、研究针对性不强,学生积极性不高,学生自主、内化的时间不充分,盲目要求合作学习。教师在合作学习中未能体现关键点拨、恰当质疑的作用
(3)集体备课的坚持性意识不强,研究深度不够。
课堂教学结构改革要出效益,应重在抓好教师的集体备课。集备是课改的必要条件。然而,我们在备课中不仅要关注到知识内容的点拨,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到学法的研究和设计、关注到新的教学结构的掌握与驾驭。尤其是平时的集体备课,其研讨的重心要下移到某一个环节或某一个小题目上,要深化集体备课的内涵,譬如:要在集中理解课标、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应精心整合有关资料,认真针对学生实际,努力设计和编写相关学案。与此同时,每位教师要对突出的教学问题应集体进行构建,并提出相应的教学思路,从而利用集体智慧,形成较为完善的导学案。这样,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展示的内容等能落实到纸面之上,以便更好地进行课堂监控等。但要想达到这一目标十分困难,特别是语、数、外一周有六节课要研究,任务很艰巨。
(4)建立课堂教学结构评价、督查、激励等运行机制问题。
课改依靠的是集体的力量和智慧,不课改永远没有出路!这些道理无庸质疑!在课改的实验中,学校在加强课改的组织与领导,加强督导检查的力度,但是,教师工作负荷增大,部分教师存在惰性,工作出现倦怠现象,奉献精神不强,致使推进课改的动力不能持久。
六、解决问题的理论对策和基本思路
解决上述问题需要我们牢牢把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这一有利时机,首先从思想上认识学习实践活动对于解决问题的指导意义和作用,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1.是要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应该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不断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方式,改进工作方法,坚持把发展作为办学的第一要务。
2.是要切实深入领会科学发展的理念。必须通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引导全体教职员工进一步增强发展意识和机遇意识,提高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能力和本领。
3.是要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以育人为本,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综合发展、个性发展。
4.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推进学校党组织的建设。为科学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6,解决现有问题的基本思路
一是突出重点,加强培训;二是认真督查,扎实推进;三是加强领导,科学引领;四是科学评价,增强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