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夯实发展基础。从20xx年年底开始,实事求是地消除了收入水分。通过资产清理,解决了资产价值和相关成本不实的问题。组织中介机构,开展期中财务状况审计,调查各种成本挂账,包括存货和已报废固定资产损失、往来账中悬挂的呆坏账、长期投资损失、报刊业务资金和存货损失等,并在核实基础上作了账务调整。此外,当时的国家局还先后组织了工程欠款清查、对外投资及附属企业清查、社保欠费调查、集邮品库存清理、储汇业务资金清查等工作,摸清底数后逐步加以解决。通过有步骤、有重点地解决各种历史遗留和积累下来的问题,邮政企业减轻了经营包袱,夯实了发展基础,全网经济运行质量有了显著提高。
二是推进三算改革。为配合专业化改革和业务发展,从20xx年9月起,在速递和邮政储蓄专业实行了模拟核算和分账核算,进而又在全网开展了责任中心损益核算,损益结果直接用于部门业绩考核,搞活了经营机制,引导了企业的理性发展。推行全网结算。为了增强基层企业的成本意识,规范经营秩序,20xx年起先后在全网推行了一级干线运费、国际航空运费、国际终端费的省际间结算等,有效遏制了低资费现象,取得了很好的管理效果。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20xx年开始在全网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已经建立了邮政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全面预算管理的观念深入人心,预算目标的确定更加科学,执行过程得到有效控制,保证全网发展目标的实现。
三是加强集中管理。从分营初的投资、折旧资金和银行借款的三集中管理,进一步扩大到核算、成本、资金的集中管理,从四级核算变为三级核算,减少了20xx多个县级核算单位。成本费用集中管理正在逐步推进,我们的目标是到20xx年,各省(区、市)成本费用集中管理的比例要达到90%。资金方面,各省(区、市)都实现了省内的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全网银行账户压缩了30%。资金集中后,各省(区、市)银行负债在减少,业务发展的流动资金投放加大,能力建设投入资金增加,周转更加顺畅。西部资金困难的省(区、市)普遍反映收支两条线管理大大提高和改善了资金周转能力。一些财务状况较好的省(区、市),可支配资金明显增多,增加向集团公司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