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医学中的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是观察组织器官大体变化和肿瘤分子病理学改变的钮带,正从单克隆、多克隆抗体,受体迈向基因水平。肿瘤的受体显象是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配体与存在于肝瘤的特异性受体相结合,并使肿瘤显象。共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较高,是肿瘤诊断的发展方向之一。放射性核素成象,可将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相结合,进行动态分析,如:γ照相机,能对体内器官中的放射性核素分布进行一次成象和动态观察。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仪,是将注入人体的放射性核素为放射源,运用电子计算机对进行加工处理,重建断层影象。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应用11C,15O,13N和18F等放射性核素,进行肿瘤代谢显象、受体显象。
3.1静态肝显象 肝脏kuppffers细胞吞噬放射性胶体后,又迅速从血液中被清除,均匀地分布在肝实质内。在体内用γ照相机即可显示肝脏的轮廓、大小、放射性分布,肝脏有病变时,肝实质细胞被破坏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kuppffers细胞失去吞噬胶体的功能,病变处出现放射性稀疏或缺损。根据放射性核素在肝内异常分布影象,可判断原发性肝癌的数目、大小、解剖位置。
3.2动态肝血池显象 可反映局部肝组织血液供应情况,有助于鉴别肝内占位性病变的性质,判断原发性肝癌血供特征。
3.3定量测定肝血流量及肝动脉和门静脉成分 用于评价肝脏血流动力学改变,有助于选择治疗方案,给原位肝移植术后患者,判断移植肝脏血流动力学特征,有助于评估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有无和严重程度。
3.4肝动脉灌注显象 肝动脉灌注闪烁显象主要应用于肝动脉灌注化疗时根据血流的分布评价导管的位置和指导导管的放置,判断有无腹部肝外分流和肺分流,从而预测治疗的有效性,合并胃肠和全身毒性反应的可能性以及协助确定化疗药物的剂量。
3.5肝断层显象 采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象主要用于肝内占位性病变的探测,由于SPECT重建了三维图象,可分层显示脏器内的显象剂分布,消除了重叠在病灶前后的放射性干扰,对占位性病变的检出率不受深度的影响,故对较小占位性病变的检出率较常规肝显象有明显提高。
3.6肝癌阳性显象 分化中等以上的肝细胞癌具有取放射性肝胆药物的能力,但不能像正常肝组织那样将其清除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所以在延迟显象时,以放射4热区作为肝癌的特征性表现,小肝癌的定位和定性诊断、AFP阴性肝癌的定位和定性诊断。
3.7肝受体显象 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配体与相应的特异性相结合进行器官或组织显象,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核医学显象新技术。初步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表明。99mTc-DNA肝受体显象,使解剖分辨率较常规肝显象有明显提高,旦对肝细胞功能的评价具有独特约临床价值。
3.8肝肿瘤的放射性免疫显象 将放射性核素标记的抗肿瘤抗体作为阳性显象剂。引入人体后,可特异性地与肿瘤细胞相应抗原结合。肿瘤部位放射性浓聚,用-γ照相机或SPECT可以显示肿瘤及其转移灶的大小、部位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