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结构不合理,缺乏体育锻炼,吸烟、吸毒、酗酒,职业危害和有损健康的业余活动,都属社会行为,靠动员全社会、各行业才能解决。
日本采取行为医学措施(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牛奶,少吃盐腌食品),20年内使胃癌死亡率下降30%.全球每年有1400万15岁以下儿童(绝大多数在发展中国家)死于六种可预防的传染病。这些地区的人不是不懂预防措施,而是社会因素妨碍预防措施的实施。
故国际医学界公认:社会突破是决定性的,只有政府承担卫生保健责任、动员社区群众参与、健全基层保健网发展经济、制定立法和开展健康教育(通称社会大卫生措施),才能解决防治这些传染病的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在减少血吸虫病、丝虫病、黑热病和烈性传染病等方面取得重要成就,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速度比其他发展中国家快,这就是搞社会大卫生的结果。总之,国内外经验证明,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加速,社会因素对健康的作用愈益明显,甚至起决定性作用。
社会医学提出了健康和社会经济之间的双向性、同步性作用,社会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决定性作用,医学社会功能的多样性,卫生事业的两重性质(公益性、经济性)等理论,而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则是社会医学的灵魂用社会医学理论指导卫生管理和临床医学实践,给这些学科带来生命力。
社会医学为医学的重要分支,而医学社会学是社会学的分支。社会医学从预防医学发展而来,是预防医学深化和发展的产物,并使预防医学进入一个阶段——社会预防或社会大卫生阶段。社会医学与临床医学结合,产生大批新学科(如社会儿科学、社会康复学)。
社区是社会的缩影,社区医学着重研究社区卫生服务实践的组织管理,偏重实践性、战术性等微观管理问题,社会医学则偏重战略性、理论性和方向性问题。卫生管理学与社会医学是姐妹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