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病突然,在身体任何部位发生局限性风团,小如芝麻,大如豆瓣,呈鲜红色,或淡黄色。四肢伸面、腰部、头面部较多。
2.自觉灼热与剧痒。风团随搔抓增大,数目增多,并可融合成环状、地图状等。
3.皮损数小时后迅速消退,不留痕迹,时隐时现。一周左右停止发生,但也可反复发作,长达数月。
1.风热相搏症状:风团游走,灼热剧痒,皮损色红,遇热增剧,冬轻夏重,风吹凉爽减轻,口渴心烦,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
证候分析:风热之邪搏结于营血,热盛则风四色红,风盛则游走、剧痒。热盛伤津,则口渴心烦,舌质红,苔黄,脉浮数,均为风热相搏之象。
2.风寒袭表症状:疹块色淡红,或中央白色,周围红晕,受冷加剧,恶寒畏风,口不渴,苔薄白,脉浮缓。
证候分析:风寒外袭,营卫不和,郁于腠理肌肤,故疹块色淡,受冷加剧。风寒外束,则恶寒畏风,苔薄白,脉浮缓。证属寒性,故口不渴。
3.湿热内蕴症状:呈丘疹样疹块,顶端有小水疱,搔破出水,甚者化脓肿痛,黄水淋漓,舌苔黄,脉濡数。
证候分析:脾胃不和,湿热内生,复感风邪,郁阻于肌肤之间而发病,故为丘疹样疹块,上有小水疱,甚则化脓。舌黄,脉濡数,均为湿热内蕴之象。
4.气血两虚症状:疹块反复发作,延续数月不愈,剧痒而夜寐不宁,伴头晕体倦,面黄纳呆,舌质淡,苔薄白,脉细软。
证候分析:久病或病后体虚汽血两亏,卫外不固,血虚风生,肌肤失养,故疹块反复不愈,并伴头晕体倦等虚证。舌淡苔薄白,脉细软,均为气血两虚之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