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过敏性结肠炎 患者,男,43岁,腹痛腹泻反复发作2年余,每因情绪变化而引发,近来亦常饮酒或食鸡蛋诱发,每发病前先腹痛而后泄泻,泻下粘液为主,泻后痛减,西医诊为“过敏性结肠炎”,曾用庆大、痢特灵及抗过敏药治疗无效,改服中药,就诊时症见:痛泻次数频繁,1日5~8次,形体消瘦,神情倦怠,胃纳不佳,脉弦细,苔薄微腻。投白芍、山药、败酱草、蒲公英、炒薏仁各20g,白术,党参、炙甘草各15g,防风12g,陈皮、砂仁各10g,水煎服6剂后,腹痛腹泄次数明显减少,胃纳转佳,二诊继服上方6剂,近1年来未再复发。
按:本案发病与精神因素,饮食过敏关系密切,肝气横逆乘侮脾土是本病机关键,本当“抑肝扶脾”治之,然庆大、黄连为苦寒之品,非但无此效应,相反更损脾土,致使痛泻发作频繁,启用痛泻要方,重用白术、白芍并配以党参、山药、砂仁、苡仁、败酱草等乃集抑肝扶脾,清肠化湿为一体,标本兼治而获速效。
⑵过敏性腹部紫癜 患者,女,51岁,因吃海鲜致胃脘不适,渐则腹痛频作,痛后泻泄,开始泻下粘液,后挟鲜血,并见皮肤风团与紫癜,治以抗过敏、抗炎药物庆大霉素,扑尔敏、维生素C等,无明显缓解,因腹泻频作难输液,改服中药。依据其腹痛阵作,痛时欲便,脉弦缓等主症选痛泻要方加味,方如下:防风、赤白芍各15g,苍术、白术、藿香、甘草各10g,连翘12g,连服3剂,腹痛、腹泻愈,全身风团减轻,再以前方加炒荆芥、党参各15g,继5剂病痊愈。
按:本案为劳累过度饮食诱发,脾气虚为本,肝木乘之,病机与痛泻方相吻合,故用本方抑肝扶脾,治本为主,并针对暑湿,加银翘、葛根、苍术、黄柏等清解暑湿之品,体现证因互参,标本兼治。
⑶ 经行腹泻 患者,36岁,经行腹泻1年余。1年前因经行期间突发精神刺激而发下腹痛,痛时欲便,便下粘液,日数次,未经治疗。停经则痛泻俱除,以后每因经行则腹痛、腹泻、腹胀,近几个月来病情加重,除上述症外,见胸胁痞满,精神倦怠,时有呕恶,经量变少,经色暗夹有血块,就诊时查腹肌紧张,下腹压痛,无反跳痛,血常规正常,舌质紫暗,舌苔薄白而腻,初用防风12g,赤白芍15g,白术15g,陈皮10g,香附10g,炒枳壳12g,半夏10g,厚朴10g,炒当归10g,川芎10g,丹皮10g,红花10g,连服5剂,呕恶止,经色变红,血块减少;二诊原方加党参15g,炙甘草6g,大黄炭6g,服6剂,月经干痛泻止,随访未再发。
按:本案三皆为郁怒伤肝,木乘脾所致,病久则气滞血瘀,治痛泻药方为主,辅以香附、枳壳、当归、川芎理气,加党参、炙甘草、大黄炭共奏抑肝扶脾之功。
⑷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治疗 肠易激综合征(IBS)为消化道、精神状态与肠腔因素相互作用所致的综合征,累及小肠、大肠的运动,有不同程度的腹痛、便秘或腹泻、腹胀,大便性状异常,粘液性腹泻、排便不尽感,通常由饮食而引起,更为典型的是在进餐期间或餐后立即出现。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运用痛泻要方治疗IBS,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韩志贞用痛泻要方加味汤剂治疗肠易激综合征96例,结果治愈67例,好转20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90.62% 。胥爱娣用痛泻要方汤剂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泄泻36例,患者分A组36例、B组33例。A组服用痛泻要方为基本方,不同症状用不同加减方,B组用逍遥丸,结果总有效率A组为94%,B组为66% [3] 。杨素霞用痛泻要方为主治疗肠易激综合征28例,取得良好疗效 。朱雄雄用加味痛泻要方(防风、炒白术、陈皮、白芍、苏梗、乌药、制香附)治疗肠易激综合征53例,发作期以汤药为主,缓解后以胶囊为主,结果:症状消失27例,有效2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22% 。陈德珍等用痛泻要方加味(白术、陈皮、防风各10g,白芍12g,鱼腥草30g,乌梅6g)治疗结肠激综合征108例,大多数病人服药1~2周,腹泻次数减少,继续服2周,大便1~2次/日,基本成形,腹泻止,随访半年,69例大便1次/日,23例1~2次/日,17例2~3次/日,基本成形或软便。罗国庆用香连固肠汤合痛泻要方(川黄连6g,炒白术12g,炮干姜、广木香、防风、乌梅各10g,党参、赤芍、白芍各15g,秦皮、防风、陈皮、炙甘草各9g)加减治疗肠易激惹综合征30例,每日1剂,2周为1个疗程,本组病例全部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