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旷野、山谷、林下、路旁。主产山东、江苏、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广东。
性状鉴别 茎圆柱形,扭曲,有纵棱,多分枝,带紫红色;卷须二歧分叉,与叶对生。叶皱缩;展平后为鸟足状复叶,小叶5,椭圆形、椭圆状卵形至狭卵形,边缘具疏锯齿,两面中脉有毛茸或近无毛,中间小叶较大,有长柄,侧生小叶较小;叶柄长可达4cm以上。浆果卵圆形,成熟时黑色。气微,味苦、涩。
显微鉴别 茎横切面:呈不规则椭圆形。表皮细胞外被乳状突起的角质层,有的细胞含红棕色色素。皮层狭窄,外侧棱脊处有厚角组织,内侧纤维束断续排列成环;粘液细胞散在,内含草酸钙针晶束;有的薄壁细胞含红棕列成环。髓部亦有粘液细胞,含有草酸钙针晶束。薄壁细胞含淀粉粒,有的含有红棕色色素。
叶横切面:表皮外方被角质层,下表皮具非腺毛。叶肉组织中散有粘液细胞,内含草酸钙针晶束。中脉 有4个外韧型线管束。上、下表皮凸起处具厚角组织。
全草含挥发油0.005%,内有:樟脑(camphor),香桧烯(sabinene),(王古)(王巴)烯(copaene),β-波旁烯(β-bourbonene),别香橙烯(alloaromadendrene),β-榄烯(β-elemene),γ-和δ-荜澄茄烯(cadinene),δ-荜澄茄醇(δ-cadinol),檀香萜醇(santalol),4,8-二甲基喹啉(4,8-dimethyl quinoline),棕榈酸甲酯(methylpalmitate),a-水芹烯(a-phellandrene),乙酸龙脑酯(bornylacetate),辣薄荷酮(piperitone),a-松油醇(a-terpineol),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6,1O,14-trimethyl-2-pentadecanone),树图思维导图搜|集整理1-二十烷炔(1-eicosyne),十甲基环己硅氧烷(decamethylcylohexasi-loxane)等30种成分。还含芹菜素(apigenin),木犀草素(lute-olin)、木犀草素-7-O-葡萄糖甙(luteolin-7-O-glucoside),羽扇豆醇(lupe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棕榈酸(palmitic acid)以及阿拉伯聚糖(araban),粘液质,硝酸钾,氨基酸等。根中预试含生物碱、鞣质、淀粉,树胶、粘液质等。果皮中含乌蔹色甙(cayratinin)即是飞燕草素-3-对香豆酰槐糖甙-5-单葡萄糖甙(delphinidin-3-p-coumaroylsophoroside-5-monoglucoside)。
乌蔹莓每百克嫩叶含水分 克,蛋白质4.7 克,脂肪0.3 克,碳水化合物7 克,钙528 毫克,磷69 毫克,铁12.6 毫克,胡萝卜素2.95 毫克,维生素B10.09 毫克,维生素B20.27 毫克,尼克酸1.1 毫克,维生素C12 毫克。
清热解毒,活血散瘀,利尿。用于咽喉肿痛、疖肿、痈疽、疔疮、痢疾、尿血、白浊、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1.抗菌:乌蔹莓注射液1%、10%浓度,用平皿法证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卡地球菌、肺炎球菌、流感杆菌均有抑制作用。水煎剂31mg/ml,试管内能抑制钩端螺旋体的生长。
2.抗病毒:乌蔹莓注射液1:10、1:100稀释与病毒混合注入鸡胚尿囊腔内,对流行性感冒病毒A3/沪防-77-56-E2及京科68-1株有明显抑制作用;1:100稀释,在人胚肾组织培养中,对腺病毒3型、副流感病毒仙台株有明显抑制作用。
3.抗炎:乌蔹莓水煎醇沉液28g/kg及醇提液25g/kg灌胃,连续7天,对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部炎症有抑制作用,两种制剂各以25g/kg灌胃,连续14天,对大鼠塑料环肉芽肿有抑制作用。
4.对免疫功能影响:乌蔹莓水煎醇沉液及醇提液各以25g/kg灌胃,连续14天,均使大鼠胸腺减重;0.5g/只灌胃,连续7天,均使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增强。
5.促血栓形成:水煎醇沉液及醇提液各以25g/kg灌胃,连续14天,明显促进大鼠体外血栓形成和血小板粘附。
乌蔹莓水煎醇沉液及醇提液腹腔注射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分别为51.12g/kg及102.8g/kg.
治咽喉肿痛、乳痈、热疖疮肿及皮肤创伤发炎红肿等症,可单用本品一两,煎服;也可配合蒲公英、鸭拓草等同用。对热疖疮痈初起及蛇虫咬伤,可用鲜草适量,洗净,捣烂外敷;也可用本品焙干研细,用麻油或凡士林适量,调匀,外敷患处。治小便不畅、尿中带血、尿道涩痛等症,可单用本品一两,煎服;也可配合车前草、马兰根或连钱草、扁蓄草等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