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药物质量:药物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过敏反应的发生率,就造成同类不同厂家生产出的药品、同一种类不同批号的药物,过敏反应发生率不同。药物在分装过程中,生产条件(如温度、湿度、包装的密封度等)控制不严格都会影响药物的质量,造成不同批号的产品杂质含量不同,从而影响过敏反应发生率。如华北制药集团经研究发现,青霉素过敏反应的过敏原是制剂中的高分子杂质,而减少青霉素过敏反应的关键是提高产品纯度。
(3)药物代谢物致敏:数药物是小分子,为不完全抗原(半抗原)。当药物被吸收后,药物和它的代谢物与体内大分子载体如蛋白质、多肽及多糖等形成共价结合的全抗原;药物在生产或存储过程中,通过聚合反应生成多价半抗原(高价分子过敏物质)而使人体产生特异的抗体,也有致敏作用。
(4)遗传因素:遗传性分泌型IgA缺乏者消化道黏膜通透性增加,未经消化或消化不全的蛋白等过敏原进入机体,引起各种过敏反应。
(5)过敏体质:个体因内分泌紊乱及酶缺乏等原因,机体反应性改变,导致过敏反应发生。
(6)混合用药及滥用药物:滥用药物不仅容易产生药物过敏反应,还可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临床混合用药可能导致不同药物间发生反应,增加过敏反应发生率。
(5)环境情绪因素:机体的应激状态可影响抗原的形成,患者在虚弱、饥饿、焦虑、紧张等情况下,较易发生过敏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