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肝细胞到胆道壶腹口的任何一处病变都可引起胆汁流动或生成障碍,从而导致正常胆汁不能到达十二指肠,这被称为胆汁淤积。当胆汁淤积发生在肝内时称为肝内胆汁淤积,多种慢性肝病可伴有肝内胆汁淤积,包括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药物相关性肝炎、肝硬化和酒精性肝炎等。
研究表明,肝内胆汁淤积可对心脏、肝脏、肾脏等人体多器官造成损伤,其机制包括胆红素毒性作用和内毒素、自由基对脏器的损伤。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肝内胆汁淤积非常重要,早期、快速、持久降低胆红素水平,关键在于改善肝细胞功能。
一项动物研究表明,SD大鼠在患早期酒精性脂肪肝时,其腺苷蛋氨酸已显著减少,2个月后腺苷蛋氨酸浓度显著减少>50%.这提示对于酒精性肝损害,应在早期补充外源性腺苷蛋氨酸。
几项动物研究证实,早期予以腺苷蛋氨酸处理,可以减轻酒精性肝损伤、预防对乙酰氨基酚诱导肝损伤和防止四氯化碳所致肝纤维化进展的作用。
慢性肝病患者的腺苷蛋氨酸合成酶水平下降50%左右。一项纳入86例淤胆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研究,比较接受腺苷蛋氨酸治疗(思美泰组,1000mg,静脉注射,每天1次,疗程4周医|学教 育网搜集整理)与传统治疗(对照组,接受茵栀黄治疗)的预后。
结果显示,腺苷蛋氨酸治疗组患者在2周和4周时总胆红素水平和碱性磷酸酶水平的下降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病情恢复快,住院时间缩短,且腺苷蛋氨酸治疗组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
在患者的疾病发展过程中,胆红素水平升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黄疸也随胆红素水平而改变。临床医生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以保证患者在最佳治疗时机得到及时治疗。
因此,在肝病早期及时补充腺苷蛋氨酸,可起到保护肝细胞的作用,有效预防和阻止疾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