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与综合是思维过程的两个侧面,在实际思维活动中二者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分析没有综合,只能形成对事物片面的、支离破碎的认识;只有综合没有分析,只能是表面的认识。可见,分析与综合是辩证统一的。
(1)分析 是在头脑里把事物分解成若干属性、方面、要素、组成部分、发展阶段,而分别加以思考的方法。通过分析活动,可以把实际上不能分解的事物在头脑里分开。分析活动,使人对事物的认识从表面开始向内部逐步深入下去。
(2)综合 是在头脑里把事物的组成成分、属性、方面、要素和发展的阶段等按照一定关系组合成为一个整体进行思考的方法。通过综合活动可以对事物获得比较完整和全面的认识。
2.比较与分类
人们为了进一步认识和辨别某一事物,还需要在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对事物进行比较和分类。
(1)比较 是在头脑里确定事物之间共同点和差异点的思维方法。通过比较可以更加深入地认识事物。比较既可在同中求异,也可在异中求同。人们常从看似相同或相似的事物中找出不同点,从不同的事物中找出相同点。比较既可以横向比较,也可以纵向比较。例如,比较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异同是横向比较,二者都是健康必不可少的条件,但二者所指则有差异,一个指心理方面,一个指生理方面。过去大家只重视身体健康而忽视心理健康,现在人们既要重视身体健康,也要重视心理健康,二者不可偏废。这就是纵向比较。
(2)分类 是按事物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为不同种类的思维方法。分类是以比较为基础的。人们通过比较,揭露了事物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点,然后根据事物之间的共同点,把事物集合成一个较大的类,又根据事物之间的差异点,将较大的一类划分为几个较小的类。结果,就把众多事物区分为具有一定从属关系的大小类别,形成概念体系和合理的知识结构。
3.抽象与概括
抽象与概括都是建立在比较基础上的,抽象是高级的分析,概括是高级的综合。抽象与概括是互相依存、相辅相成的。
(1)抽象 是在头脑里抽出一些事物的本质属性,而舍弃其非本质属性的思维方法。从事物的许多属性中抽出本质属性,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通过分析,找出具体事物的个别属性。第二个阶段,通过比较,找到事物之间的共同属性。共同属性又有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之分。第三个阶段,通过抽象抽取出事物的本质属性,而舍弃其非本质属性。本质属性指的是这类事物所独有而为其他类事物所没有的属性。
(2)概括 是在头脑里把抽象出来的事物的若干本质属性联合起来推广到一类事物,使之普遍化的思维方法。例如,我们把“人”能言语、能思维、能制造工具等本质属性联合起来,推广到古今中外一切人的身上,指出:“凡是能言语、能思维、能制造和使用工具的动物,就是人。”这样就能概括出“人”的概念的内涵(定义)。
4.具体化与系统化
具体化是指在头脑里把抽象概括出来的一般概念、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理论同具体事物联系起来的思维方法。系统化是指在头脑里把学到的知识分门别类地按一定程序整理成层次分明的系统的思维方法。系统化的方法有划分、分类、编写提纲、绘制图表(如历史年表)、编制单元小结和系统复习等。系统化是在复杂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和具体化的基础上实现的。
5.演绎、归纳、类比
这些都是推理的方法。推理是由已知推出新知(未知)的思维方法。人们在理解新知识、解决新问题、检验新假设时常常运用推理的思维方法。演绎是从一般到特殊,归纳是从特殊到一般,类比则是从已知的特殊到未知的特殊的推理方法。
(1)演绎 也叫演绎推理,是以一般原理为根据而推演到特殊事例,并得出肯定结论的思维方法。
(2)归纳 是以观察到的许多事例为根据,而推演出某个新原理、定理的思维方法。就是以许多类似的个体事例为依据,并加以归类,从而形成一般原理的思维方法。
演绎法与归纳法是密切相关的,是辩证统一的。任何科学原理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定律(包括概念)都是由归纳法形成的;而应用这些科学原理去解释有关的具体事物或具体现象时,又要运用演绎法,二者往往是相辅相成的。在实际思维过程中,任何把演绎法和归纳法截然分开孤立运用的做法都是不正确的。
(3)类比 是从两个对象的部分属性相似而推演出这两个对象的其他属性也可能相似的思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