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结构性影像学检查结构性神经影像学评估包括CT、MRI、MRS、fMRI等检查法。它们是当今最常用的方法,能够查出结构性脑病变的存在及其部位,CT能发现明显的结构性病变,如肿瘤,AVM,钙化,萎缩性病变等,但MRI比CT诊断颞叶癫痫更加敏感,不仅能查出肿瘤,错构瘤,海绵状血管瘤,还有皮质发育异常以及颞叶内侧硬化-海马硬化,MRI可查出90%的颞叶内侧硬化。在冠状位像上T2加权像或FLAIR像上显示内侧颞叶有增高的信号。T1加权像可清晰地显示颞叶海马萎缩。进行MRI海马容积测定,更能定量地查出海马萎缩,而且特异性和敏感性极高,能对76%~93%的海马硬化病人准确定位。是诊断颞叶内侧癫痫最直观的方法。中国人海马正常值:右侧海马为2.95cm3±0.3cm3(下限是2.62cm3);左侧海马为2.8cm3±0.3cm3(下限为2.48cm)。但海马体积如在临界值时或体积无明显异常时,需仔细观察FLAIRT2WI图像上海马信号的改变,当海马胶质增生时,其体积可不缩小,而表现为信号的明显增高。MRS是目前惟一无创活体显示组织代谢的影像学方法,常测的波峰有:①NAA(N-乙酰天门冬氨酸),几乎只位于神经元之内;②Cho(胆碱);③)Cr(肌酸)。后两者在胶质细胞中含量较高,可作为神经胶质增生的标志。临床上常用NAA与Cr或CrCho的比值作为判断正常与否的标准。在正常的灰质,多以>0.6为正常标准。用NAA/CrCho值对颞叶癫痫进行定侧诊断的敏感性达75%~88%,比MRI和PET更敏感。
2.功能性神经影像检查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可有助于颞叶癫痫的定侧,并能测出痫灶和其脑重要功能区的部位,有人认为fMRI可以代替经典的颈动脉Amytal试验,减轻病人的痛苦。核医学仪器的迅速发展,已经能够三维显示局部脑血流灌注和葡萄糖代谢及多种受体的分布,有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SPECT研究证实癫痫发作间期痫灶呈低灌注血流,发作期痫灶血流灌注明显增加。颞叶癫痫病人在发作期97%呈异常脑血流高灌注。PET常用脑代谢显像-18F-FDG测定局部脑葡萄糖代谢率,在颞叶癫痫病人,有70%~80%的病人,于发作间期单侧颞叶葡萄糖率降低。发作期呈高代谢状态。这种方法有人认为可以代替深部电极和皮质ECoG的应用。不过PET所见的低代谢范围一般较实际的病变范围要大,它是一种无创伤的检查方法,它是一种分子核医学的高尖技术。并可通过三维重建直观的进行癫痫灶定位。尤其对结构性影像检查阴性的癫痫可做出正确诊断。不过应与电生理检查结果相一致,其痫灶的定位可靠性就大。
3.脑电图检查(EEG)是对本病定测定位的主要手段。一般头皮电极的诊断率只可使1/4病人得到确诊,故应加用咽部或蝶骨电极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对颞叶癫痫的病人EEG反复多次检查包括发作期与发作间歇期、停药前后、睡眠期或禁睡期,将会进一步提高诊断率。在颞叶癫痫浅睡眠状态下记录EEG所发现的颞叶癫痫的异常波比清醒状态可提高达80%.
在一侧颞叶病变引起两侧颞叶异常放电活动屡有报道,这主要是由海马经过边缘系统环路放电扩散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确定痫灶侧,对手术治疗十分必要,如遇两侧颞叶都有放电,则应在一侧颈动脉注射异戊巴比妥200mg后该侧癫痫放电消失,而另一侧继续存在,更换另一侧颈动脉注射异戊巴比妥进行同上试验,当病侧注药后,则两侧颞叶痫性放电均消失,而对侧注药后只能使同侧消失此乃镜面灶侧。最近有人采用深部埋藏电极,将电极置入杏仁核及海马,进行长时间(几天至几周)检查,可提供最有价值的结果。
术前脑电图评估目前仍然是最重要的癫痫诊断和痫灶定位方法,由于脑电技术的发展迅速,一些具有高抗干扰能力,对癫痫灶定位精确度高,又能视频监护和数字图像帧同步、同屏采集及回放,分析系统的无纸脑电图仪已能满足临床上的需要,无疑方便了神经外科医师的工作。但常规的脑电图检查和分析仍需脑电图医师重视,如对颞叶癫痫病人需加作蝶骨电极和(或)卵圆孔电极脑电图检查,是极其重要的。对于颞叶癫痫病人来说,术前进行视频脑电(VEEG)监测,确定癫痫灶是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检查。另外,在术前评估时,在某些情况下(痫灶不易定位时),需采用有微创的颅内电极植入法记录脑电活动,明确痫灶部位。如植入深部电极(通过立体定向手术方法),或将钉状电极植入于硬膜外,或将条状电极或网状电极植入于硬脑膜下。应有选择地采用该项检查,精确地测出痫灶的范围和其致痫性。在围手术期(也即开颅手术期间)直接用电极记录脑表面皮质的电活动(ECoG)和直接用徒手插入深电极于颞叶深部的杏仁、海马结构记录有无致痫活动存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除了明确致痫的神经元外,还能了解手术切除致痫脑组织的界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