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群为光产色菌有堪萨斯分枝杆菌、海分枝杆菌、猿分枝杆菌及亚洲分枝杆菌等,其中前两种为致病菌。本组细菌需光产色,其菌落在暗处为奶油色,曝光1h后再培养即成橘黄色。生长缓慢,菌落光滑。这类菌容易引起肺部感染,但病情较轻,临床症状与肺结核相似。
Ⅱ群为暗产色菌有瘰疬分枝杆菌、苏加分枝杆菌、戈登分枝杆菌、蟾蜍分枝杆菌。本组细菌兼性产色,菌落不论在有光或无光条件下均能产色,在暗处产黄色,在有光处产橘黄色。在37℃生长缓慢,菌落光滑。这类菌可引起儿童颈部淋巴结炎、肺部或肺外感染及擦伤性脓肿等。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Ⅲ群为不产色菌有鸟分枝杆菌复合群(MAC)、胞内分枝杆菌、溃疡分枝杆菌、玛尔摩分枝杆菌、嗜血分枝杆菌(M.hemophilum)、土地分枝杆菌。本组细菌在有光或暗处均不产色素,生长缓慢。在改良罗氏培养基上37℃培养7天或更长时间,可见光滑无色菌落。这类菌可引起肺部感染、淋巴结炎、关节炎及脑膜炎等。
Ⅳ群为快速生长菌有偶发分枝杆菌、龟分枝杆菌、脓肿分枝杆菌、耻垢分枝杆菌等。本组细菌在25~45℃生长,生长快,培养5~7天即可见到菌落,菌落粗糙,有些也能产色。前三种对人致病,可引起肺部疾病及皮肤感染。耻垢分枝杆菌虽不致病,但经常在外阴部皮脂中存在,应予注意鉴别。1982年Wayne按致病性及生物学特性将结核及非结核性分枝杆菌分为六个复合群:①结核杆菌复合群:人、牛、非洲、田鼠型结核杆菌;②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群(MAIC):鸟、胞内、瘰疬、副结核分枝杆菌等,为常见的条件致病菌;③戈登分枝杆菌复合群:戈登、亚洲、苏加分枝杆菌等;④堪萨斯分枝杆菌复合群:堪萨斯、胃分枝杆菌等;⑤土地分枝杆菌复合群:土地、不产色、次要分枝杆菌等;⑥偶发分枝杆菌复合群:偶然、龟、脓肿分枝杆菌等。据近期文献报道,临床上可引起肺部疾病的六种重要NTM,其培养特性(包括生长温度、光/暗产色素、需氧及水解吐温80等)可有相似或不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