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植物神经病变导致的体位性低血压,应避免体位突然改变(如从坐位或卧位到立位)、剧烈运动及使用三环类抗抑郁药及吩噻嗪类药物,可试用米多君(选择性α1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是美国FDA唯一批准用于治疗体位性低血压的药物),2.5~10 mg,3次/日。此药不经过血脑屏障,副作用较少,主要副作用有竖毛、瘙痒、感觉异常、尿潴留及仰卧高血压等。 其他药物包括氟氢可的松醋酸盐、促红细胞生成素、非选择性β受体阻断剂、可乐定、生长抑素类似物及溴化吡啶斯的明等,但尚无明确大型临床研究支持。
意大利一项研究显示,使用感冒病毒疫苗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心脏迷走神经张力,改善心脏植物神经病变(包括体位性低血压),其具体机制不明,可能通过炎症反应(包括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介素等增加迷走神经活性),但过度炎症反应有可能增加急性心血管事件风险。
丹麦研究者用置入性高频低强度神经电刺激器治疗了15例1型糖尿病并发严重胃轻瘫的患者,显著减轻了患者症状,且治疗期间血糖控制无显著变化。这对临床十分棘手的胃轻瘫的治疗是一次尝试,但长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总之,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尤其是心脏植物神经病变)临床表现多样,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和生活质量,高血糖是其始动因素,早期严格、安全地控制血糖可以有效预防其发生。探讨神经病变早期较为客观、敏感并可靠地检测指标,对及时干预十分关键,应采取对因及对症等综合治疗。EASD 2010上的研究结果报告仅是外周神经病变研究和探索结果的阶段性展示,期待更多新进展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