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硝酸异山梨酯是较理想的口服制剂,那么是否有必要制成静脉制剂?ISMN无肝首过效应,生物利用度100%,半衰期长达4-5小时,作用时间长。ISMN无生物利用度的问题,静脉达稳态浓度时间长(24小时),常需弹丸注射,调整用药较困难;另外5-单硝口服和静脉有相同的生物利用度,静脉4mg/h要1.5-2小时才能达到有效的治疗浓度,起效落后于一次性口服10mg.由此可见单硝酸异山梨酯静脉给药价值不大,而且不如硝酸甘油和硝酸异山梨酯静脉制剂更能满足临床治疗需要。
硝酸酯的耐药性是硝酸酯治疗中常出现的现象,诊断主要通过三个方面:临床症状,原有的药物剂量不足,需不断增加硝酸酯的剂量才能维持原治疗效果;通过运动试验评价;血液动力学指标评价(RA压,PCWP,SVR,体积描记器)。有关硝酸酯耐药性机理研究较多,目前主要有三个学说:SH基耗竭;体液内分泌如RAAS系统反向调节;NO被氧自由基灭活(其中血管紧张素Ⅱ是重要的氧自由基生产者)。减少耐药性的产生主要有以下方法:小剂量使用,减少用药次数,避免持续使用,提供8小时无硝酸酯的空白期。对于不同制剂又有不同方法。
口服:一日多次的药物要偏时性服用(Bid:早晨7-8am,下午3-4pm最后一粒不晚于6pm)或采用一日一次长效制剂;
贴膜:贴用每天不超过16小时;口含及喷雾:可正常使用。另外有研究提出使用ACEI(含SH基的更好)、血管紧张素受体抑制剂(Cir.1995,92
I:392)、甲硫氨酸,N-乙酰半胱氨酸(供SH基治疗)、卡维地洛(抗氧化作用)可防止耐药性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