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2周后,骨样组织内不断有钙盐沉积,并逐渐钙化为坚实的骨组织,与骨折断端的骨组织连接、融合在一起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新形成的骨小梁排列很不规则,以后通过较长时间对应力作用的功能适应和骨质的吸收与重建,逐渐调整、改建,恢复到和原来骨组织一样的结构。
在骨内、外骨痂和桥梁骨痂完全骨化、愈合后,其强度已能承受因肌收缩或外力引起的应变力量时,即达到骨折的临床愈合,下颌骨骨折的临床愈合所需时间通常为6~8周。这时由于骨痂的密度较密质骨低,骨折断端坏死骨被吸收,故在X线片上仍可见到清晰的骨折线。一般需5~6个月后,在X线片上骨痂与密质骨的界限消失,看不到骨折线,此时已达到组织学上的骨性愈合。
在骨折愈合过程中,骨膜中成骨细胞增殖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处理骨折时应注意保护骨膜,不使其再受损伤,以利骨折愈合。骨折愈合还与患者的年龄、损伤程度、是否及时准确复位、牢靠固定及是否合并感染等因素有关。
随着引入坚强内固定尤其是加压内固定形式后,在组织学上观察到了骨折一期愈合。骨折的一期愈合速度比传统的骨折愈合要快,其原因是骨折的间隙变小,缩短了愈合时间;此外没有血肿形成和机化以及骨痂形成期。其临床特点是X线没有外骨痂形成,6周时骨折线基本消失;临床愈合时间比传统固定方法提前2周左右,患者可早期行使咀嚼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