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本组病例男9例,女5例。年龄最小9个月,最大70岁。15岁以下者11例,3例为成年人。全部病人均来自农村,卫生条件差。病史最短2d,最长10d.来院前经抗菌素治疗的有8例,其他药物如中药、抗病毒药物治疗的3例,未经任何治疗的3例。发病前上呼吸道感染者5例,牙源性2例,糖尿病并牙源性1例,腺源性2例,无明确诊因者4例。
病变范围及局部表现颌面颈胸者2例,颌面颈者5例,颌颈者2例,颌面颊颞部2例,颌颏部者3例。早期均以局部肿痛为首发症状,11例表现为颌下区及颈上肿块,3例以牙源性肿痛,因治疗不及时或抗菌素不敏感或用量不足而致感染扩散,病情迁延加重。病变皮肤呈猩红色者4例,紫红色者5例,灰色者4例,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局部肤坏死1例。病变区张力高,肿胀,质韧、弹性差,界限不清。9例切开后有脓液及坏死组织,5例切开后有咖啡色血性液渗出,以后有坏死组织脱落。细菌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9例,克雷伯氏菌1例,链球菌2例,无菌生长2例。未作厌氧菌培养。均对头孢霉素敏感。
治疗与结果全部病例来院后即行多处切开引流术,切口最多7个,相互贯通,放出或吸出脓液,清除坏死组织,用过氧化氢及甲硝唑交替冲洗创腔,8例范围广者创腔内灌注氯霉素针剂,放引流条,早期每日换药一次,换药后频谱照射局部半小时。直至混浊液体渗出停止,无坏死脱落组织,创腔内新鲜肉芽生长为止。全身应用头孢霉素类抗生素及甲硝唑抗厌氧菌治疗,直至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后,选用敏感抗生素。保持水和电解质平衡。少量多次输血,保证营养等支持疗法,密切控制原有的全身并发症(如糖尿病)。全部病例经以上处理,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除1例因来院较晚,感染严重,终因并发中毒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外(见病例报告),其他13例均治愈。住院天数最长42d,最短15d,平均26.5d.其中1例小儿因颈部皮肤坏死缺损面积约4cm×3cm,控制炎症后行邻近皮瓣推进修复。2例成人因疤痕挛缩致张口受限,出院后行张口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