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心理护理 由于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量较大,患者情绪紧张,恐惧感增加,特别是第一次出血后,往往出现濒死感,加上对三腔管压迫止血操作不了解,故不能很好地配合治疗,因此,插管前患者的心理护理特别重要,如心理护理到位,则患者能较好地配合操作,有利于三腔管的置放成功,应向患者详细解释操作的过程、配合的要点、插管对于患者治疗的必要性、重要性,使患者思想上首先能接受该操作,以稳定情绪,并激起患者的求生欲望,护士应全程陪护患者,配合插管流程给予患者必要的鼓励和支持,操作后及时做好患者因插管带来不适的解释工作。以便患者配合插管后的后续治疗。
3.2 宣教到位 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的患者,刚入院时如出血量不大,一般采取输液、止血等药物治疗,此时护士须加强巡视,做好有家属陪护患者的宣教工作。要强调绝对卧床休息,床上大小便,以免因宣教工作不到位患者下床大小便而致再次出血,本组病例中有2例病情已稳定的患者因私自下床大便致再次出血,经置入三腔管而控制。置入三腔管后,应做好陪护人员的宣教工作,再次强调三腔管的必要性,以免家属忍受不了患者受痛苦而要求拔管,使患者的情绪受到波动,影响治疗。
3.3 病情观察 置入三腔管后,即予以心电监护,间隔15min测量BP、P、R各1次,注意患者的面色、神志、末梢循环、有无呕血或血便,正确记录24h尿量,为治疗提供根据。每小时测1次气囊压力以维持有效的压迫。本组病例中有1例患者插管后1h内出现多次呕血,后经检查为胃气囊漏气,给予更换三腔管后出血得到控制。
3.4 加强基础护理 交代患者禁食、禁水,及时进行口腔护理,以去除异味,防止感染,协助患者及时更换污染被服。插管后,患者如出现颜面部水肿,眼睛睁不开,应向患者做好解释,并注意眼部护理,加用眼药水滴入,注意鼻部护理,及时清除鼻腔分泌物,并滴石蜡油保护鼻黏膜。本组中有1例患者置入三腔管后鼻部出现轻度压疮,于解除压迫后3天恢复正常,故置入三腔管后管子与皮肤接触处应垫以纱布,每天更换,预防压疮。
3.5 拔管后的护理 三腔管留置48h后,患者无出血现象,生命体征平稳,可考虑拔管,先抽出胃气囊内气体(如有食管气囊,先抽食管气囊内气体)将三腔管往胃内送入少许,留置三腔管24h,无出血现象,给予口服石蜡油30ml,缓慢轻巧地拔出三腔管,给予口腔护理,仍需禁食,并根据医嘱予以流质饮食(如粥汤、牛奶等),交代患者少量多餐,以后逐渐恢复饮食。拔管后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咽喉不适和声音嘶哑,可用NS加地塞米松喷雾后恢复。
3.6 出院指导 由于该疾病易复发,故出院宣教较重要,有的患者出院后,因饮食不当而引起再出血,故出院时应交代患者以半流质或软食为主,忌酸辣刺激性食物,特别是粽子、团子等带糯性的食物,保持情绪稳定,如出现黑便或出血前先兆(如头晕、面色苍白、大量出冷汗)时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