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男患者辗转来到诊室,自述患糖尿病10余年,在医院诊断为2型糖尿病(DM),坚持治疗,饮食虽也有控制,但不太严格,每天也抽点时间散步,运动量肯定不够,口服过优降糖、达美康,还用过二甲双胍,最近用拜糖平、诺和龙,但血糖控制始终不理想,空腹血糖都在8-9mmol/L左右。最近一年来尿有时混浊,尿时起沫,去医院检查,尿蛋白(++),又做血的检查,尿素氮增高,血肌酐偏高,血脂各项指标也有变化,医院诊断为糖尿病肾病(DN)。现每天疲倦得很,腰痠腿软,头晕,时耳鸣如蝉叫(按一下只能暂时缓解),口干,喝水并不太多,尿较多(尤其夜间),每晚得尿3-4次,比常人怕冷,穿得较多。“听说这病再严重就要透析了,真有点害怕,请您给好好看看,怎么治疗能给控制住。”患者急切地对栗德林说。
栗德林教授看了他近期的化验资料,四诊所见:舌偏胖偏红,边现紫色,有轻度齿痕,苔白稍有腻象,脉沉细。按中医辨证治疗,并调整口服降糖药为糖适平、文迪雅。经过两个月的治疗,患者全身症状明显改善,尿蛋白减少到(+),血肌酐、尿素氮也有所降低,血脂指标趋向正常值高限,空腹血糖控制在7.0mmol/L左右。
据WHO报道,1998年全世界共有DM患者1.5亿,预计2025年将猛增至3亿人。新增加的病人将有约2/3-3/4在中国、印支次大陆和非洲国家。由中华医学会DM学分会最新完成的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目前在我国城镇人口中,DM患者大概有4100万人,比国际DM联盟2003年推算出的3980万人多出100余万人。这就意味着随之而来的DN患者也必将增多。DM病程在10-20年者半数以上会发生肾功能不全。毫无疑问,在未来的20年中DN必将会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导致终末期肾衰的疾病。因此,DN现已成为世界医学DM领域研究的热点、难点之一。
未病先防,已病防变,预防复发的“治未病”思想,对DN的防治具有特殊的指导意义。目前医学认为DM是一种多基因的终生性疾病,一旦患病则无法根治,但只要能够采取很好的综合性防治措施,驾驭好“五驾马车”,把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就能提高生活质量,就能和正常人一样享受生命的快乐树图思维导图搜集|整理。
大量的临床研究资料表明:中医药治疗DN既能缓解临床症状,又能影响理化指标的改善,从而延缓疾病的进展和减轻疾病造成的损伤程度。对其临床前期和临床期的意义更大。
DN发展的不同阶段,根据临床症状的表现特点,当归属中医的“水肿”、“水病”、“胀满”、“关格”、“虚劳”等不同范畴。也有人称其为“消痹”、“消渴病肾病”。栗德林教授认为,根据《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所云“肾消者,病在下焦,初发为膏淋,下如膏油之状,至病成而面色黧黑,形瘦而耳焦,小便浊而有脂”的记载,将该病称为“肾消”为宜,并将该病病因病机概括为“五脏柔弱,内热熏蒸,伤津耗气,血稠液浓,蓄浊失精”。他同时强调:气阴两虚是贯穿DM与DN的基本病机,瘀浊阻滞伴随DN的全过程。栗德林确立了“益气养阴,温阳益肾,祛瘀化浊固精”的治疗原则,拟定麦地参肾消方,经多年临床应用取得满意疗效,研究十年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临床试验批件,并申报了国家发明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