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吸收的X线对比分析常用于研究根吸收的X线定位片包括头颅侧位定位片、曲面断层,及根尖片。其中头颅侧位片因错牙合患者多存在前牙区拥挤,切牙根尖点难以精确测定,若定量测量误差较大。采用牙冠平行投照技术的根尖片在精确程度上优于头颅侧位片,但包含牙位少,且临床正畸治疗前很少常规拍摄。基于以上原因,本研究选用曲面断层片,采用同一标准拍摄。由于放大率、放射失真及投射变形在前牙区发生率高于后牙区,同时许多文献已报道,在无头颅倾斜度明显变化及牙齿萌出显著偏差的情况下,后牙区的垂直向测量指标的可信度较高。所以本研究采用治疗前后的曲面断层片评价正畸治疗前后后牙根吸收情况。
3.2、根吸收的临床研究根吸收是正畸治疗常见的并发症,文献中已有关于这方面的大量临床报道和动物实验研究。不同的牙齿对根吸收有不同的易感性。大部分研究认为上颌牙发生率高于下颌(NewmanWG,1975),并且认为上颌切牙是最易发生根吸收的牙齿,因为上颌切牙在矫正错牙合过程中通常比其他牙移动范围大,其牙根结构,及根与骨、牙周膜的关系使其所受力直接传向根尖。Glenn(2001)认为磨牙、前磨牙根吸收量非常低(<1mm)且左右两侧无差别;第一、二双尖牙相同。所以本研究以上下第二前磨牙为研究对象,不再分别讨论左右两侧牙齿正畸治疗前后的根吸收情况。
3.3、正畸治疗对牙根发育程度的影响通过对比A组治疗后与B组治疗前的牙根长度,结果显示正畸治疗过程中牙根发育未完成的牙齿在正畸治疗后未发育到其正常长度,这可能与正畸治疗过程中牙根尖的移动有关。本研究结果与Hendrix(1994)观点相同,而Rosenberg(1972)通过比较Begg矫治技术治疗的拔除四个第一双尖牙的牙根发育未完成病人的与发育完成病人的根吸收情况,得出如下结论:二者根吸收程度差异无显著性,且牙根发育未完成的牙齿在正畸治疗过程中继续生长并达到其正常长度。这可能与研究中样本量的大小及研究方法的不同有关。
3.4、牙根发育完成与否与根吸收的关系通过比较A组治疗后与B组治疗后的牙根长度发现,牙根发育未完成与发育完成者根吸收无显著差异。这与Rosenberg(1972)观点一致。若从减少根吸收的角度考虑,发育未完成的牙进行正畸治疗并不会增加其根吸收的风险。同时,我们也发现未发育完成的牙根经过正畸治疗,其牙根发生一定程度弯曲,这可能与正畸力移动未发育完成的牙根有关。Rudolph,Fischer(1952),Linge(1983),Hendrix(1994)等人认为牙根发育未完成者其根吸收明显少于发育完成者,并认为前者具有较高的抵抗根吸收的能力。研究结果的差异可能与样本含量及研究方法不同有关。
3.5、根吸收的不可预测性通过比较治疗前后B组根吸收与性别、拔牙与否的关系发现:根吸收与上述指标无明显相关性。男女患者根吸收无明显差异,这与Hemley(1941),Phlillips(1955),LingeandLinge(1980)等观点一致,而另一些研究认为女性对根吸收敏感,他们认为男性比女性成熟晚以至根尖成熟程度不同,且男性牙根对正畸压力的致创伤作用不敏感。只有少量报道认为男性更敏感。另外拔牙与否其根吸收无明显差异,这与McFadden(1989),VanderAhe(1973)观点一致。Glenn(2001)研究却认为拔除四个第一双尖牙比不拔或只拔两个第一双尖牙者根吸收多;而不拔牙或只拔上颌第一双尖牙两者的根吸收程度相同。从以上研究结果不难发现预测个体的根吸收的易感性是非常困难的。正畸治疗后后牙根吸收与性别、拔牙与否无关,数的研究因研究方法的不同而无法比较其结果。
3.6、小结
(1)牙根未发育完成的牙在正畸治疗过程中会继续生长,但未能达到正常长度。
(2)牙根未发育完成的牙在正畸治疗过程中根吸收与发育完成者无明显差异。
(3)后牙在正畸治疗后的根吸收与性别、拔牙与否无关,它的发生具有高度的不可预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