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院依托强大的灸疗界和中医养生专家资源,专注于艾灸养生的临床研究、艾灸文化的理论建设、艾灸产业政策和学术研讨、艾灸行业会议的开展与交流、艾灸市场的调研和行业报告的起草、灸疗师职业技术培训和人才输出、艾灸系列产品的研发和成果转化等项目的整合和推广。是一家集技术培训、技师输出、产品研发、品牌推广、会展服务、学术研究为一体的高度集中化研究机构。
“足三里”最早见于《灵枢·五邪》中“补三里以温之”,“皆调于三里”的记载。古代的“理”和“里”通用,本穴位于下肢三寸的地方,因此叫做“足三里”,用以区分手三里。正如《素问·针解》中说:“三里即三寸,与手三里意同。所谓足三里也,下膝三寸也”。足三里又有“下陵”、“下陵三里”、“鬼邪”等别名。
足三里作为足阳明胃经的下合穴,什么是合穴呢,《灵枢·九针十二原》中说:“所入为合”意指脉气由四肢的末端到达合穴时最为盛大,犹如水流合入大海。合穴的医学价值非常大,《灵枢·邪气藏府病形》中说“荥输治外经,合治内腑。”另外,足三里的气血来自胃经,其特征表现为地部的稀湿脾土和天部的气态物。《圣济总录》中说:“足三里,土也。”本穴的气血物质遵循着脾土燥化水湿,然后固化于穴位内外,使天部的气循着胃经上行的规律。因此,足三里具有极强的燥化脾湿,生发胃气的功能。
《内经海论篇》中记载:“胃者水谷之海,其输在气街,下至三里。”其次,足三里不仅作用于脾胃,它还能牵引全身,具有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是防病保健的第一大穴,正如孙思邈在《千金冀方》中说:“一切病皆灸足三里三壮。”
关于足三里,古代很多医书都有广泛记载。比如《灵枢》:“邪在脾胃,则病肌肉痛,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则热中善饥;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中肠鸣腹痛。阴阳俱有余,若俱不足,则有寒有热。皆调于足三里。”“著痹不去,久寒不已,卒取其三里骨为干。肠中不便,取三里……善呕,呕有苦,长太息,心中憺憺,恐人将捕之,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故曰呕胆,取三里以下。”《四总穴》:“肚腹三里留。”《通玄指要赋》:“三里却五劳之羸瘦;痹肾败,取足阳明之上。”《玉龙赋》:“心悸虚烦,刺三里。”《马丹阳十二穴歌》:“能通心腹胀,善治胃中寒,肠鸣并泄泻。”这些都突出显现了足三里的医学价值和重要地位。
进一步来说,根据古代医书可以将足三里主治的疾病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类别:肚腹疾患:胃痛、呕吐、腹胀、肠鸣、消化不良、泄泻、便秘、痢疾、霍乱、疳积;心神疾患:心烦、心悸、气短、癫狂、夜不能寐、中风。胸肺疾患:咳喘痰多、虚劳、咳血;少腹疾患:小便不利、遗尿、疝气;妇人疾患:乳痈、妇人血晕、妊娠恶阻、赤白带下、痛经、滞产、产后腰痛、妇人脏噪。经脉所经过的疾患:膝胫酸痛、下肢不遂、脚气、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膝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其他:水肿、头晕、鼻疾、耳鸣、眼目诸疾、真气不足、脏气虚惫、五劳七伤等等。
足三里作用巨大,使用起来却很简单,对于没有疾病,仅用足三里作为保健养生之道的朋友来说,既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针刺法,也可以自己平时常常按摩:每天用大拇指或中指压一压足三里,每次压10分钟左右,以穴位处有酸胀、发热的感觉为宜;最好的方法是艾灸法,有艾炷、艾卷、艾绒直接灸或隔蒜、隔姜间接灸。其中以艾条悬灸最为常见,具体这样来做:取艾条一根,点燃后对着三里穴进行悬灸,灸的时候可以采用温和灸、雀啄灸或回旋灸均可。温和灸、雀灸或回旋灸都是使用艾条悬灸,不同的是,温和灸的时候,艾条一般保持不动;雀灸的时候,艾条像小鸟吃食一样,一上一下的;回旋灸则是艾条在穴位周边来回转动,幅度不大。灸的时候都要控制好距离,以皮肤灼热而不受伤为度,一般每次灸20分钟即可。这些方法都很简单,只要坚持使用两三个月,就能改善胃肠功能,调理全身健康,使人精神焕发,精力充沛。尤其是艾灸完之后会有温热舒适的感觉,热气达到身体深处,身心俱轻,非常舒服。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