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长莺飞三月天,春困泛懒的季节又来了,不少人总是感到头胀身重,困倦叫睡,无精打采,难以集中精神学习和工作,甚至抑郁烦闷,有的还伴有脘满腹胀,食欲不振或大便稀烂的症状。
春天不妨拿起刮痧板为你的家人刮刮背,刮走春节吃出来的食积,刮走猫冬留下的气血不畅,刮走春季的湿气。初春刮刮背,越刮越精神!
冬主收藏,在寒凉的冬季里,人们大多运动不足,经络痹阻,且春节期间容易饮食过度,损伤脾胃,使脾胃运化水湿功能受损,再加上春季多雨多湿,外湿引动内湿,故人体易被湿邪入侵,从而出现腹满腹胀、食欲不振,身体、四肢沉重,精神萎靡,或烦躁易怒等中医认为的“湿浊内困”的亚健康症状。
春困刮痧要刮背部穴位,是因为督脉主一身之阳气,膀胱经不但包含了调节人体五脏六腑的诸多穴位,如肺俞、心俞、脾俞、肝俞、肾俞等重要穴位,是人体抵御外邪和重要屏障,而且掌握着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中医有“春夏养阳”的说法,故刮背部穴位既可排毒,又可振奋体内阳气,提高机体免疫力。
刮完痧后,患者常感到背部、肢体有酸痛感,此时可把点燃的艾条放进艾灸盒中,置于痧斑处灸10分钟左右,是典型的攻补兼施,扶正祛邪的综合运用。
刮痧时最好选用砭石或水牛角等自然材质做成的刮痧板,被刮者俯卧在床上,撩起后背的衣服,操作者在被刮者背部皮肤表面涂一层润肤霜,先刮位于后背正中线的督脉,然后再刮督脉旁开1.5寸的两侧膀胱经。刮痧时,刮板与皮肤倾斜45度左右,从上至下以轻柔适度的力量刮拭,直到刮出痧疹。所谓痧疹是指被刮皮肤表面出现粟头的小红点。中医认为,“百病皆可发于痧”,刮出的痧疹是人体风、湿、火等病理产物在强刺激手法下外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