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种类繁多,名称复杂,这同时代的变迁与地区的差异有关。总的看来,中药的命名多是根据产地、性能、生长特性、形态气味、入药部分及发现者的名字等。
(1)根据药材的产地或集散地命名 如巴豆产四川(古代巴蜀),秦艽产于陕西、甘肃(古代秦国),皆因产地而得名。中药因产地不同,其质量差异很大,为了强调临床用药的佳品,常在中药名前冠以地名,以示优质(道地),如川黄柏、川芎、怀牛膝等。
(2)根据药材形状命名 如钩藤是因为茎枝上有弯曲的钩,故名。
(3)根据药材的颜色命名 丹参因其根皮色紫红、紫草因其色紫、玄参因其色黑而得名。
(4)根据药材的气味命名 五味子因其果皮酸、甜,种子苦、辛又有咸味而取名。苦参因其味极苦,甘草因其味甜,故名。
(5)根据药用植物的生长特性命名 夏枯草因生长到夏至枯萎;款冬花因冬至才开花;半夏指立夏至夏至之间即完成生长周期等。
(6)根据药用部位命名 如桂枝是桂树的嫩枝、鹿角是鹿骨化的角。
(7)根据功效命名 如防风能防治诸风邪、泽泻能渗湿利水肿、远志能益智强志、伸筋草能舒筋通络等。
(8)根据进口药材名的译音命名 如诃子原名“诃黎勒”,产印度、缅甸,音译而来。胡黄连、胡椒均原产印度、尼泊尔等国,其胡字是印度番语之意。
(9)根据人名命名 如何首乌、刘寄奴、杜仲、徐长卿、使君子等都是以纪念最早发现此药的人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