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则不通、通则不痛”,这是中医治病之理,中医认为:此处疼痛则是此处不通、阻塞产生疼痛,彼处疼痛则是彼处不通、阻塞产生疼痛,采取一定的治疗方法,将不通之病区、部位打通则疼痛消除。所以,在临证中,经脉不通则疏通经脉,血脉不通则活血祛瘀,气机不畅则调整气机,运化失调则疏调肠胃等等。
不通未必痛,对于老年、久病或体弱的病人,“不通”时未必痛。
自古至今“痛”与“通”的关系论述颇多,几千年发展下来已形成“通则不痛”、“痛则不通”、“不通则痛”等诸多理论,但在痛则不通临床实践中发现,有时“不通未必痛”。
常常遇到一些老年、久病、体弱病人患阑尾炎至化脓阶段尚无疼痛、发热等症状,常至阑尾穿孔才来就诊,按外科医生的话说是老年人“感觉迟钝”。门诊、急诊的医生们常遇到一些体温升至38℃以上,甚至达40℃的患者竟无自觉发热、恶寒的主诉,医'学教育网|整理这些患者多为老年、体弱病人,而年轻气壮之人体温升至此程度早已痛苦不堪了。在肿瘤科工作的医生常常可以目睹到肿瘤晚期的患者,或以痛叫而终,或有安静而去者。
老年、久病、体弱病人,气血阴阳虚衰,气脉必定不通,但因无力与邪相争,犹如以卵击石,卵已无完卵,而石丝毫未动亦无损,亦如临阵打仗,两军对垒,双方力量悬殊,强者一方无异于不战而胜,弱者一方毫无招架之功,顷刻即亡,少见战火纷飞之场面,此时不通所致之痛必不明显,甚至毫无痛觉。倘若正气尚强,奋起与邪相争,双方势均力敌,斗争必然剧烈,结果两败俱伤,甚或你死我亡,此时不通才可能导致疼痛。
故不通的结果有二:痛与不痛。有人提出“不通未必痛”之说,并非为了标新立异,而是提醒我们在临床上应注重“治未病”的思想,不要等到“痛已成而后药之,病已成而后治之”,这就要求我们“临证察机”,“治病必求于本”,将疾病消灭于萌芽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