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取抗衡法(包括平衡法和对抗法两种)和消除支点法,主要是通过问接固位体的设置来实现。
(1)平衡法:是在义齿支点或支点线的对侧增加平衡力,平衡力与(牙合)力(不平衡作用力)位于支点线的两侧,使义齿保持平衡,克服或减轻义齿的不稳定。若义齿的刚性较强,则其平衡公式是:(牙合)力×游离距(作用于义齿游离端的(牙合)力至支点间的距离)一平衡力×平衡距。当可获得的平衡矩(平衡力×平衡距)不小于力矩时,义齿便不会发生不稳定现象。因此临床上常常通过加大平衡力矩以增加平衡力。如在设计游离端义齿时,除选用近缺牙间隙的牙为基牙外,还应增加选择离支点远的牙甚至对侧牙作平衡基牙,以增强抵抗义齿(牙合)力的平衡力量。
(2)对抗法:是在义齿支点或支点线的同侧增加或使用对抗性措施,如:增加义齿游离端基托面积以获得更大的牙槽嵴黏膜支撑力,以及利用覆盖基牙、种植体或牙弓对侧基牙来对抗使义齿产生下沉的(牙合)力。
(3)消除支点法:义齿不稳定是由于其某些部件与口腔组织间形成支点造成的,消除支点以后,即可获得稳定。可摘局部义齿可能存在的支点有两种:一种是(牙合)支托、卡环等在余留牙上形成的支点,另一种是基托与基托下组织形成的支点,通常由人工牙排列在牙槽嵴上的位置和咬台关系不当、黏膜厚薄不均、牙槽嵴呈凹凸不平状等造成。临床常采用对硬区部位的义齿基托组织面进行缓冲,对黏膜可让性差加以补偿,使义齿均匀下沉。也可采用半消除支点法(设计近中(牙合)支托)或全消除支点法(不设(牙合)支托)将混合支持形式变为单一黏膜支持形式,减小游离端义齿不同支持组织间可让性差异,有利于义齿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