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感咳嗽治宜祛邪利肺。因肺居高位,用药宜清扬,以使药力易达病所;宜重视化痰顺气,痰清气顺,肺气宣畅,则咳嗽易愈。肺主气,司呼吸,开窍于鼻,外合皮毛,主一身之表,不耐邪侵。一旦遭受外邪侵袭,遂使肺气壅遏不宣,清肃之令失常,使肺气上逆而为咳。由于六淫中风、寒、燥、热等邪性质不同,因而临床可出现风寒、风热、燥热等不同咳嗽。外感咳嗽·风寒证是指风寒犯肺,以咳嗽,痰稀薄色白,咽痒,鼻塞,流清涕,喷嚏,恶寒,无汗,头痛,骨节酸痛,苔白,脉浮等为常见症的外感咳嗽证候。外感咳嗽·风寒证可见于西医学的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支气管炎等。
症状:风寒咳嗽,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咳痰稀薄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6][5]。
证候分析:风寒袭肺,壅遏气道,肺气失宣。风寒袭肺,肺气壅塞不得宣通,故咳而声重、气急;风寒上受,肺窍不利,则鼻塞流涕,咽喉作痒;寒邪郁肺,气不布津,凝聚为痰,故痰咯稀薄色白;风寒束表则恶寒发热无汗,邪阻经络则头痛;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为风寒在表之征。
用麻黄、杏仁、甘草,重在宣肺散寒,适用于初起风寒闭肺。后方用紫菀、百部润肺止嗽。
白前降气祛痰,适用于外感咳嗽迁延不愈,表邪未净,或愈而复发,喉痒而咯痰不畅者。若夹痰湿,咳而痰粘,胸闷,苔腻者,加半夏、厚朴、茯苓以燥湿化痰。
若热为寒遏,咳嗽音嗄,气急似喘,痰粘稠,口渴,心烦,或有身热者,加石膏、桑皮、黄芩以解表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