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表面为复层鳞状上皮,有角化层或不全角化层。上皮钉较长,伸入结缔组织。牙龈上皮不仅覆盖牙龈外露部分,而且也转向内侧,覆盖龈沟壁称为沟内上皮;一部分附着在牙体上称为结合上皮。牙龈的固有层为各种方向交织的结缔组织纤维束,其中最主要的成分是胶原纤维,它占全部结缔组织56%。牙龈中为数最多的细胞为成纤维细胞,肥大细胞也常在牙龈中出现,此外还有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巨噬细胞。
游离龈:也叫边缘龈,是不与牙体附着的部分,比附着龈稍红且较光亮,具有清楚如雕刻的龈缘。
附着龈 在游离龈的根方,附着于牙槽突及牙体,粉红色,质地坚韧。表面有呈桔皮状凹陷,称为点彩,在显微镜下可见点彩是上皮钉增生,表面上皮脱落形成浅的凹陷。
龈乳头:也叫牙间乳头,是两牙之间牙龈的乳头状突起。青少年健康龈乳头常达接触点,完全充满牙间隙。
结合上皮 过去也称附着上皮,呈带环状附着在牙面,是由缩余釉上皮而来。青少年的结合上皮附着在釉质上,而当牙龈退缩时附着在牙骨质上。上皮的厚度在龈沟底约为15——18列细胞,向根尖方向逐渐变薄,在根方的终端由1——3列细胞所构成。结合上皮与结缔组织交界处为一平坦直线,无上皮钉。结合上皮由基底层和基底上层所构成,基底层为立方细胞,基底上层为扁平细胞,其长轴与牙面呈平行方向排列。结合上皮细胞有较明显的高尔基体,含有较丰富的线粒体和粗面内质网和稀少的胞浆细丝。结合上皮借半桥粒和基底板,与牙面紧密附着称上皮附着。
牙龈沟:是游离龈与牙体之间的空隙,其深度为0.5——2mm。牙龈沟的上皮是无角化的鳞状上皮,有上皮钉。此处结缔组织中常见程度不等的白细胞浸润,这说明龈沟内经常受到细菌及食物分解产物的刺激,而有少量白细胞浸润正是有防御作用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