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和胎盘既有母体的遗传物质也有父体的抗原物质。因此对母体而言,胎儿及胎膜相当于同种异体移植物。但为什么胎儿却能在母亲子宫内生长发育,而不被排斥,其免疫耐受的本质是什么,这是多年来一直围绕着医学家们和引起人们极大兴趣的一个复杂问题。
有学者认为,早期胚胎及胎膜组织无抗原性,因而用早期胚胎的一些组织进行组织移植时,不引起免疫排斥反应。亦有研究表明,胎儿组织相容性抗原不在合体滋养层表面表达,而仅在胎盘结蹄组织细胞和胎盘血管内皮细胞上表达,故合体滋养层细胞芽脱离胚盘进入母体后,也不会引起免疫排斥。随着胚胎发育,胚胎组织开始出现抗原性,且由弱到强,到胎儿足月,随即发生强烈的免疫排斥反应,分娩发动。
由于母体和胎儿血循环分离,加之发育中的胎儿和母体间界面处,即绒毛表面或胎盘合体滋养层细胞表面,常有一层较厚的来自母体循环系统的纤维蛋白和类纤维蛋白物质沉积和掩盖,构成的一道免疫屏障。滋养层细胞表面的抗原被掩盖或滋养层细胞不能有效的表达其抗原,阻止了胎儿抗原与母体淋巴细胞及母体抗滋养层抗体接触,因此不会引起免疫排斥反应。
据报道,胎盘产生的HCG、雌激素、孕激素和母体产生的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有抑制排斥反应的作用。
最近的实验表明,早在受精时,母体的血清中即有一种免疫抑制因子,人们称为早孕因子(early pregnancy factor,EPF)。人们的受精卵在受精24小时即可产生早孕因子。早孕因子能抑制母体淋巴细胞的活性,它在防止免疫排斥胚泡中可能有着特殊的作用。目前,国外在临床上已开始使用早孕因子作为监测受精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