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3、2、1,点火!”当晚23时08分,随着指挥员清晰洪亮的点火口令,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拔地而起,托举着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直奔苍穹。23时18分,船箭成功分离,测控大厅响起热烈掌声。23时21分,太阳能帆板展开,掌声再次响起。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宣布,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进入预定轨道,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与以往神舟飞船系列任务不同,此次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发射窗口期正值寒冬暗夜时分。11月下旬,酒泉发射中心已经进入初冬。由于发射中心处于荒漠地带,昼夜温差大,夜间最低气温时刻逼近-20℃,已接近火箭发射的最低温度条件,是我国载人发射任务有史以来环境温度最低的一次。
作为中国第一型载人火箭,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被誉为“神箭”。据悉,执行本次发射任务的长征二号F火箭是新批次火箭,对比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共有45项技术状态变化,火箭可靠性和发射成功概率进一步提升,飞行可靠性评估结果为0.9895。
作为中国第一型载人火箭,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被誉为“神箭”。据悉,执行本次发射任务的长征二号F火箭是新批次火箭,对比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共有45项技术状态变化,火箭可靠性和发射成功概率进一步提升,飞行可靠性评估结果为0.9895。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火箭内的元件能否正常运行。不过,这难不倒科研人员。发射塔架外面风雪交加,塔内却明亮温暖,火箭表面温度有将近9℃,这样的温度也可以满足火箭内部元器件对于温度的需求。据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测发部门工程师李鹏冲介绍,在空间站建造阶段,发射场对塔架的空调进行了全面升级,配备了热泵、机组电加热和风管电加热系统。
为确保发射点火时,火箭性能在最佳状态,除了开空调送暖风,研制团队还给“长二F”穿上了专属棉服。此外,火箭系统也在重要部段采取了粘贴保温层的措施。在运载“神舟”飞船的长征火箭顶端有一个类似避雷针的尖塔状逃逸系统装置,它又叫“逃逸塔”,被喻为航天员的“生命之塔”。这次发射中,为了保证航天员的安全,在逃逸塔端还增加了“保温衣”,相当于一个大的“羽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