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津新河,起源于漳卫新河右岸的道口引水闸,向东流经道口、虎皮张、宁津镇、时集、后王、柴胡店、孟集等七个乡镇,从孟集乡小岳庄村北东行入乐陵县境(一说陵县孟家闸前)入马颊河,全长39.7公里,流域面积674平方公里,宁津境内长31.6公里,流域面积38.6平方公里。出境过水量104立方米/秒。是宁津县东西贯穿全境的抗旱排涝主要河道。
宁南河,起源于漳卫新河右岸的黄镇引水闸。向东流经保店、张宅、宁津镇、柴胡店、尤集等五个乡镇,与青积务干沟相接,北流入宁津新河后再入马颊河,全长33.58公里,流域面积136.5平方公里,过水流量为24.1立方米/秒。为宁津南部的排灌两用河。
宁北河,起源于漳卫新河右岸梳头李庄闸,向东流经道口、刘营伍、大柳、后魏、长官五个乡镇,由长官镇北的 庄分两个出口入漳卫新河。一是由果子赵引排闸入河,一是由小高庄东北簸箕武闸入河,全长34.2公里,流域面积91.9平方公里,入口过流量31立方米/秒。是宁津北部主要的排水和引水河道。另有引黄干渠,自城南朱家河向北至宁津新河,全长10公里,过流量为18立方米/秒。张西干沟,起源于漳卫新河右岸张鳌引水闸,向东经张鳌、西塘、大曹、保店、小店等与引黄干渠相连,全长30公里。过水流量为3立方米/秒。
跃丰河,于1958年开挖,以“大跃进”,夺取农业大丰收而命名。该河北起漳卫新河,沿水晶官庄、何吕王、新法李、袁家、宁寨、曹寨、杨盘、贾家、王木腿、范屯等村,在孟家(闸前)穿马颊河向南,经徐三堡、刘古堂、聊官场、郭寺、后位、前后靳,在商河县破李村与德惠新河相通,是纵贯乐陵西部南北水利大动脉。全长42.48公里。建桥24座,涵闸8座,扬水站16处。 跃丰河的开挖,于1958年4月10日组织测量,由乐陵、商河、阳信三县7万多名民工,4月底开始施工,45天完成。动土440万方,用工日113.5万个。首次开挖后的河底宽20—45米,堤顶宽4米,槽深3.5米。后分别在1969年和1970年冬,1971年春进行扩大治理。1979年、1980年对中段、南段再次治理。设计流量35立方米/秒。
漳卫新河岔河,岔河为四女寺减河的重要泄洪人工渠道。为加强漳卫河流域防洪能力,保证冀、鲁广大地区和津浦铁路安全,解除洪水对天津市威胁,水电部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决定开挖漳卫新河工程,要求四女寺泄洪闸下减洪流量达到3500立方米/秒,在超标准洪水的情况下,强迫行洪5000立方米/秒。为此,一要扩大治理四女寺减河,使四女寺至大王铺段减洪流量由原1180立方米/秒达到1500立方米/秒;二要在四女寺枢纽南进洪闸与节制闸之间增建北进洪闸,其下另辟岔河,承泻洪水能力2000立方米/秒,排涝780立方米/秒。岔河河线循老减河左侧钩盘河开挖,于河北省吴桥县大王铺汇入原减河,全长43.4公里。岔河开挖工程于1971年10月动工,1972年春,完成主河道开挖任务。德州市区一段河道,自四女寺北进洪闸至田陇庄出境共22公里。
六五河,开挖于1965年,故名六五河。上自卫运河土龙头大闸起,由西南向东北沿陈公堤而下。流经郑保屯、双庙、宋楼、城关、李楼、郭寨、后屯、新盛店、苏留庄、左王庄10个乡镇,在苏留庄镇范窑村北出境入武城县。县境内长48.6公里,流域面积620平方公里。六五河上游底宽10米,下游宽32米,形成上窄下宽流梯型河道。
六五河纵贯南北,是夏津县的骨干排涝河道。它于后屯前和六马河交汇,如洪水过大可由六马河分洪入马颊河,以防下游洪水顶托,造成横溢。六五河沟通卫运河与马颊河,为排灌两用河道。遇旱可引卫运河水东流,又能引马颊河水西灌。根据排灌蓄的要求,在范楼、王庄、北铺店、范窑兴建了4座节制闸。汛后关闸蓄水,成为竹节水库,以备冬春灌溉,成为排、灌、蓄三用河道。六五河纵坡较大,流水畅快,河底低于其他排灌沟渠,可排碱、洗碱,是根除夏津旱、涝、碱三害的基础河道。
六五河起源于一条自然排水沟,1956年开挖,当时称五六大沟,后经数次扩大治理,于1965年与青年渠全线打通。为纪念此河全面胜利竣工,由原中共德州地委书记李振命名为“六五河”。
旧城河,是1957年冬,为发展引卫灌溉开辟的一条河道。从卫运河吕洼村北引出,到杨庄以南走莲花池沟,入沙河折向北去至龙湾。1961年夏津、武城分县后,从杨庄改道奔石官屯,过沙河到辛王庄入六五河,长29.5公里,流域面积217.1平方公里。过水断面按引水40秒立米的标准开挖,底宽10米。
该河入六五河下行8公里,在李邦彦节制闸上分出一股,穿越陈公堤,经苏庄、马言庄,到平原县小王庄入马颊河,全长15.5公里,武城境内长5.2公里,底宽10米。1967年施工,习惯称谓堤上旧城河。六五河排涝不畅时可向马颊河相机调水,旱季用其引黄河水,除灌溉两岸十万亩作物外,还供给六五河流域的农田用水。
六六河,是1966年开辟的恩县洼滞洪区南界河。起于王小屯,向东行经果里、刘庄,到李邦彦闸下入六五河,长18.6公里。控制旧城河以北153.4平方公里,排涝流量为39.1秒立米,左侧滩地附有地上渠和林带,总宽50米。沿途建成国营沙东排扬水站等10余处提水设施,灌溉75000亩。
青年河,原系青年分干渠的一条支渠,1965年六五河形成后,遂定名为青年河。青年河开挖于1958年,位于县境北部偏西,上起于六五河左岸范楼村北,向北流经双庙、李楼、田庄,新盛店、左王庄5个乡镇,13个村庄,纵贯拐尔庄大洼,在尤王庄入六五河,全长26.6公里,流域面积116.3平方公里。从首至尾均为两岸弃土。河底上游宽4米,下游宽13米,为排、灌、蓄三用河道。河道上建李楼、马辛庄、北马庄、陈屯4座节制闸,控制水位,分节蓄水;并在新盛店、小辛庄等处建有7座桥涵。青年河可将卫运河、马颊河两河之水引入,以灌溉两岸农田。
七一河,原名七一渠,开挖于1960年夏,1971年扩大治理时,改名为七一河。七一河属六五河南支,系排灌两用河道。上起于卫运河白庄闸,东经白庄、九营两村转向东南,经过赵沟沿陈公堤而下,从许堤向北,在范楼东与六五河交汇,全长21公里,流域面积115.3平方公里。在祁庄、任堤建有两座节制闸,以控制水位和分节蓄水;并建有白庄、刘芦、赵沟、李文庄等10座桥涵。
六马河,始挖于1973年,历经7次施工,于1975年竣工。东起马颊河西岸牟庄闸,向西穿过雷集、后屯两个乡,在前后屯之间与六五河相连。全长12公里,流域面积106平方公里。东西走向,河道顺直、河段属砂质土、河底在一个高度上,均为平底,底宽10米,不分上下游,流水方向不受西顺东逆的束缚。六五河为排灌两用河道,是本县东水西调的主要河道。有的河段河坡坍塌,水土流失较重。
漳马河,位于庆云县的西部,北通漳卫新河,南通马颊河,故称漳马河,长10公里。因为这条河道地势较高,往东行水纵坡较大,所以通过马西干渠、甄家洼干渠和范官引水沟,它的流域面积,可以控制庆云县西北部的七个公社。
沟泮河,在庆云县境的西北部,是一条古旧河道,过去名称不一,后改称为沟泮河。从宁津、乐陵县流入本县境,经傅兴宇、坊子、姚家、邓集、史家阁、汾水杨、屠户崔、雹泉庙等村入后张涵洞,注入漳卫新河。该河已无堤,宽约一百五十米,深约二、三米,在境内长约十公里。1958年前,它是乐陵县东部和庆云县西北部的排水道之一。自从1958年开挖了四南干渠后,乐陵县客水改从傅兴宇村注入四南干渠。庆云境内的这条老河道,遂即只起排泄本县之沥水的作用。
猪龙河,也是庆云县西北部的古河道。上游分两支,都从乐陵流入本县境。由于乐陵县利用南支古道(从王猛村起)开了一条排水沟,所以南支也叫王猛沟。南北两支流到本县杨钦赐汇合,东行经过后于、赵蜡台、王古全等村,流入西窑涵洞,汇于漳卫新河。该河无堤,宽约二百米,深度二至三米,在本县境长约四公里,平时无水,只在雨季能起排沥作用。
跃进沟,是连通漳卫、马颊两河的一条排灌沟,西端起于大道王的马西干渠,东北端到小刘庄通入漳卫新河。渠道规格:底宽4米,深度4米,边坡1:2.5,全长33公里,流域面积124平方公里。
漳卫新河左岸为其与宣惠河之间的狭长地带,流域狭小,仅有少量沟通宣惠河与新河的排涝渠道,主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