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数学学习要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使学生学会运算法则,学会利用数学法则去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1.了解计算规律,完善数学计算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深入理解运算的规律和法则
任何一种运算方式都有自己需要遵循的运算法则和运算规律,运算法则和运算规律也是培养和提高农村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前提。学生如果不能理解运算的规律和运算的法则,只是不断地进行单项的计算训练,也就无法真正懂得运算规律和运算法则。在小学数学中一般只会涉及一些基础性运算,还没有学习到抽象的函数和方程式,因此在计算能力的培养上,可以从加减乘除这个四则运算的角度出发。例如,“+”的意思是什么?是把两个数字累积在一起,计算总和。比如,左边有八颗糖,右边有五颗糖,放在一起,你一颗一颗地数,是不是会很慢?你把两个加在一起得到的得数和你一颗一颗数的结果是一样的,因此数学运算的出现,实质上是改变了人的生活,提高了人的生活效率。
2.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类教具,使学生参与并且能动手操作,使学生深刻理解运算法则和运算规律
在数学运算法则和数学运算规律的讲解中,数学教学器具的利用是非常便捷、十分方便的。这里的教学器具不是单纯指三角板、圆规等教具,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生活中的一些小道具,例如,左边准备86颗珠子,右边准备74颗珠子,左边减去右边的话,如果不用计算方法,只能在86颗珠子中挑出74颗珠子,再数剩下的珠子。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来实际动手操作,很多学生会发现在数珠子的过程中十分容易出错,每个珠子都长一样,也会出现重复数的情况,因此,农村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器具,使学生认识到计算的重要性,自主加强个人的计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