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公司不是建立竞争型企业文化的公司,而在此之前,几乎所有的公司都把竞争领先作为公司生存和发展的不二选择。传统公司如此强化竞争,是因为传统公司都处在客户分享的社会之中,你占有的资源多了,别人的就少了,所以,企业运营的大部分工作是用来与竞争对手争高下的。
包括德鲁克在内的大部分管理学者,他们想要解决的一个问题都是强化竞争。差别只在于德鲁克偏重于企业内部的管理有效性和高效性,通过实施有效的内部管理,从而降低内部沟通的成本,降低产品的整体成本。
迈克尔·波特祭出的竞争战略,一是总成本领先,一是差异化战略,同样针对的也是市场竞争,所以,聚焦于竞争对手、而非专心专一地看着市场和用户来做产品和提供服务,就成为很多大公司和小公司走向死亡的深刻原因。
宽公司的出发点不太提倡竞争,最起码在出生的那一刻时,是没有把谁当作竞争对手的。
以阿里巴巴为例,阿里巴巴是最为典型的以宽公司理论来运行的公司。现在人们常提到跨界这个词,认为是因为跨界创造了奇迹,然而,有那么多的跨界都失败了,究其原因,是因为阿里巴巴一开始就是一家以“他利益”思维为导向的电子商务公司。
阿里巴巴在创办之初,完全没有营收,而且他并没有像传统公司一样介入到产业链条之中去寻求业务分利和业务食利,阿里巴巴所做的平台也没有想过要与其他中介或者是零售行业作为竞争对手。
宽公司创造了一个传统公司永远无法比拟的赢利模式,那就是让羊毛出在猪身上。宽公司抛弃了传统公司一手交钱一手给产品的现实和功利,宽公司开放所有,有钱没钱都欢迎,然后创造条件让开放变成参与,让普罗大众在平台上消费(小米的粉丝甚至可以没收到产品就先交钱)生产大数据,转化成为平台产品的潜在消费者和平台产品的生产者。
传统公司的文化最多只是一个内部文化,那些讲究文化入模的大公司近些年来却成为衰败最快捷的公司。现实证明,宽公司以外的所有公司其企业文化全部都要改写。宽公司推崇的是普适的大众文化。
传统公司雇佣了多少人就是多大的公司,而宽公司的大是无边的,即便他只雇佣数十人,但依然可以享有比传统大公司更高的估值和更好的效益。因为宽公司的外部积极性是无边无际、无止无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