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人对一生中我们所拥有的时间做了计算:平均每个人寿命大概以74岁来计算,大约有27010天,当走出学校,开始工作的时候,就已经花掉了20多年的时间了;到了50多岁的时候,已准备退休,将用尽自己人生最后20多年。所以,我们大有作为的时间,便是中间的30多年,即10000多天的时间,而这段时间里又包括休息、生病、放假的时间,剩下来真正工作的日子,只有七八千天,甚至还不到。
换句话而言,真正属于我们可利用的时间,其实并没有想象中来的多!王尔德说:“如果你浪费了自己的年龄,那是挺可悲的。因为你的青春只能持续一点儿时间——很短的一点儿时间。”那么,在“很短的一点儿时间”里,要如何鉴别要事,从而有效、妥善、均衡地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就成为需要思考的问题。
20世纪初,意大利统计学家、经济学家维尔弗雷多·帕累托对意大利20%的人口拥有80%的财产的观察,指出:在任何特定群体中,重要的因子通常只占少数,而不重要的因子则占多数,因此只要能控制具有重要性的少数因子即能控制全局。约瑟夫·朱兰基于此,推出了著名的80/20法则,也就是二八法则。在商业中,该法则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如战略、质量、市场营销、信息技术、库存管理等等,现在不妨试着把80/20法则应用到时间管理上,看是否有助于提升我们的时间价值。
一般情况下,一个人一生中大部分的重大成就,包括其在专业、知识、艺术、文化或体能方面所表现出的价值,其实都是在一小段时间里达成的,当然,这里的一小段是相对于他的正常寿命而言。举一个通俗的例子说明:我们花费9年或12年的时间(一般而言)接受义务教育的培养与熏陶,在未来的几十年里,都是在用那些学到的知识技能去创造新的价值(后来会不断有新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但都是在教育期间获得能力基础上的延伸),也就是说,我们在创造出来的东西与花在创造活动上面的时间之间,存在着极大的不平衡性,我们80%的成就,其实都是在20%的时间里达成的。这也证明了马克思的观点:较高级复杂的劳动,是这样一种劳动力的表现,这种劳动力比较普通的劳动力需要较高的教育费用,它的生产需要花费较多的劳动时间。因此,具有较高的价值。
到这里,我们会发现以下两个问题:
1.在我们所做的事情中,大部分是低价值的,甚至是无价值的;
2.我们所有的时间里,有一小部分时间比其余的多数时间更有价值。
对于时间的品质,大多数人并不会太在意,也不能够合理有效地掌控自己的时间,只是在瞎忙。赫胥黎说:“时间最不偏私,给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时;时间也最偏私,给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时。”控制时间是绝对不可能的,也没有人能够做到,我们真正需要做到的,是控制我们自己。那些嘴里成天经常喊“忙”的人,其实就是不懂得管理时间的人。从80/20法则去思考如何管理时间,应用、练习,直到成为内在的一部分,让时间“很够用”。
根据之前对80/20法则的推理,实际上我们只运用了20%的时间,如果是足够聪明的人,20%的时间就足以创造巨大的不同:
会管理时间的人永远不会喊忙,因为他非常清楚自己的生活方向,知道自己该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不会在80%的不重要事情中浪费太多的时间,而会将精力放在20%的重要事件上。世界上没有人能够做到面面俱到,能够做好生命中重要的20%的事情,利用好关键的20%的时间,就越能接近成功。
在时间管理上遵循二八法则,首先要明确好目标,端正好态度,然后将事件优先级进行排序,制定出近期目标、远期规划,拟定好方向,每天、每月、每年地去遵循安排的日程。例如,在一天精力旺盛的20%的时间里,做核心的工作,学习重要的知识,获取关键的信息,而个人精力比较无法集中的80%的时段,做无关紧要的事情,放松自己。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完,答应所有人的要求,毕竟一个人的一天永远都只有24个小时,所有一定要学会去拒绝80%的不相关,去做更加重要的其他事情。因为很多时候,时间,来自于你的选择,如果好好利用20%的时间,将会发现,这20%也可以是用之不竭的。
应用80/20法则去管理你的时间,你就能够优雅从容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例如听一场演唱会,看一场电影,而不是每一天都着急忙慌地跟在时间的屁股后面跑。唯有掌握住自己时间的人,才能创造自己的心情,用生命中20%的时间去创造80%的幸福!
【本文为小榕爷授权发布,文中观点与MBA智库无关。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