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成虫近圆形或椭圆形,背面隆起,乳白或浅黄色;无眼、无气门
生活史与习性:卵、幼虫、前若虫、后若虫和成虫;疥螨多在指间、手背、肘窝等皮肤褶皱处寄生;疥螨有较强的热趋向性,离开宿主后,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再次移向宿主;疥螨寄生在宿主表皮角质层深部,以角质组织和淋巴液为食
致病:疥螨寄生导致疥疮;皮下组织增生,角质层增厚,棘细胞水肿、坏死
实验诊断:①用蓝墨水滴在可疑隧道的皮损上,在用棉签揉擦0.5~1分钟,然后用酒精棉球清除表面墨迹,即可见染成淡蓝色的“隧道”痕迹,在紫外灯下呈黄绿色的荧光②用消毒针尖挑破“隧道”的尽端,取出疥螨镜检③先用消毒的矿物油滴于新发的炎性丘疹上,再用刀片平刮数次,待丘疹顶端角质部分至油滴内出现细小学点为止。将6~7个丘疹的刮取物混合置于载玻片镜检④直接用解剖镜观察皮损部位,查找“隧道”中疥螨的排泄物及其盲端的疥螨轮廓后,用手术端挑出疥螨
流行与防治:疥疮流行呈周期性;患者主要是传染源;秋冬季传染率高 预防措施-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被褥常洗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