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范进中举前后,胡屠户对待他的态度有什么不同?(用胡屠户的语言、行动说明)
5. 提问:课文是怎样描写范进的喜极发疯的过程?请学生简要复述这一情节。
6. 抓住写作对象、写作范围引导学生进一步审题(自由讨论,个别发言)
9. 有人认为:范进中举,大家一片欢喜。而所谓的"大喜",其实是他个人的"大悲",乃至民族、国家的"大悲"。就这一观点,发表你的看法。
11. 到底什么是话题作文呢?我们要从xxx话题xxx说起。
12. 教师演示:教师手拿一个纸飞机,用力射出去,然后飞机掉 教师演示到了地上。 要求:
17. 重点分析范进,附带分析胡屠户、张乡绅等的人物形象:
20. 范进中相公回家,可曾说过"好"?发过疯?为什么?
21. 胡屠户和张乡绅都不是主要人物。作品是否对胡屠户着墨过多?是否可以不写张乡绅?
22. 那么,以"心事"为话题,同学们想想,你为怎样立意呢?
23. 范进中举前后的经济状况、社会地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是通过周围人对范进态度的变化体现出来的。其中的"变脸"高手非范进的老丈人——胡屠户莫属。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反映胡屠户前后语言、行为变化的语句,并用概括的词语形容其态度的变化。
26. 本文虽题为"范进中举",但文章不仅写了范进中举后(§3—12)的情况,也交代了范进中举前(§1—2)的境况。范进中举前后的境遇可用下面这副对联来概括:"回忆去岁饥荒,五六七月间,柴米尽焦枯,贫无一寸铁,赊不得,欠不得,虽有近戚远亲,谁肯雪中送炭?侥幸今朝科举,一二三场内,文章皆合式,中了五经魁,名也香,姓也香,不拘张三李四,都来锦上添花。"范进中举前后的经济状况、社会地位判若两人。可以说"中举"是范进一生中的转折点。请你分别用四个四字词语来形容一下范进中举前后的经济状况、社会地位。
28. 范进唯唯连声,叫浑家把肠子煮了,烫起酒来,在茅草棚下坐着。
30. 去年的语文期末考试题中,我们首次遇到了"话题"作文:
31. 岁月匆匆而过,蓦然回首,我已走进小学校园生活近六年了,念及往事,不胜唏嘘。那人生道路上的无数个第一次就象波涛起伏的海浪,荡
32.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六年的小学生活就要成为我的回忆了。回望自己的小学生活历程,流连于朝夕相伴的校园;拾起童年的情感碎片,我渐渐回想起了许多...... 结尾:1,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光阴一去不复返,我会永远记住老师的教勉,做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啊!美丽的校园,你带给我多少欢乐,多少启迪,我一生难忘
35. 介绍文学常识及有关明清科举制度的文化知识;
37.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小说中人物语言、动作、行为的能力,分析范进、胡屠户等的人物形象;
38. 胡屠户凶神似的走到跟前,说道:"该死的畜生
44. 作业:每人发一张图片——小鸭游水图, 让同学们课后按图片所画进行 描写练习。要示:用词准确,100 字左右。
48. 通过范进这个艺术形象,我们可以看出这篇作品的主旨是什么?
50. 报录的内中有一个人道:"在下倒有一个主意,不知可以行得行不得?"
52. 分析:这两段话,你认为哪段写的好?为什么?
55. 过程与方法:通过演示实验、练习,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
57. 范进因没有盘费,走去同丈人商议,被胡屠户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
61. 胡屠户凶神似的走到跟前,说道:"该死的畜生!你中了甚么?"一个嘴巴打将去。
64. 下面,同学们按照描写的三原则,检验一下自己刚刚的描写,进行修改。
65. 胡屠户站在一边,不觉那只手隐隐的疼将起来,自己看时,把个巴掌仰着,再也弯不过来。
66. 公式:具体人物形象=步步追问+想象延伸+局部雕刻
67. 在第一点的基础上认识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知识分子的罪恶。
68.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营造浓郁的文学氛围,激发学习文学热情,陶冶学生心情。
69. 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又字文木,安徽全椒人,清代小说家。
74. 《儒林外史》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计五十五回,课文节选第三回的后半回,原题是"周学通校士拔真才,胡屠户行凶闹捷报"。
75. 知识与能力:通过片段训练,学生能对一件事情做到具体叙述。
76. 当下众邻居有拿鸡蛋来的,有拿白酒来的,也有背了斗米来的,也有捉两只鸡来的。
79. 提问:刻画范进这一人物形象,作者要告诉我们什么?
81. 美文共赏: 朱自清的《春》 分析:春天里"有什么"? 春天里"怎么样"? 春天的事物"像什么"?
84. 教师点拨:我们在课堂上要会听课:伸长耳朵去细心的听,睁大眼睛去仔细的看,张开嘴巴去详细的说,用心去细细的想,让后用笔去写写、记记——你看看你变的"聪"明了。在前面的学习讨论中,逐步扩充,最终使句子完整、生动、形象,我们不妨给它取名"步步追问"。用这个方法可以把内容写的具体一些。但是同学们想想: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遇到的事情,能不能每件事情都要去演示,都要去追问,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有些事情我们不能去演示,只能通过联想和想象去解决,使情节更合理,我们不妨叫它"想象延伸"。如"绿色"、王羲之"之"字写法、"台阶"你可以想到什么?
85. 报录的内中有一个人道:"在下倒有一个主意,不知可以行得行不得
89. 快要离开我那宽敞明亮的教室了;快要离开风景如画的校园了;快要离开那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们了,心中不免产生种种难忘的情绪。因为在这六年中,那人那事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回忆。
90. 教师让同学们将自己修改后的片段读出来,然后同学之间进行互评,教师让同学们将自己修改后的片段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