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出现的时间很早,其名称来源有几种说法,一说来自鸟名,这种鸟羽毛非常鲜艳,雄性的羽毛呈红色,名翡鸟(又名赤羽鸟),雌性羽毛呈绿色,名翠鸟(又名绿羽鸟),合称翡翠,所以,行业内有翡为公,翠为母说法。明朝时,缅甸玉传入中国后,就冠以"翡翠"之名。另一说古代"翠"专指新疆和田出产的绿玉,翡翠传入中国后,为了与和田绿玉区分,称其为"非翠",后渐演变为"翡翠"。
翡翠的质地很细腻,晶体颗粒之间结合得很紧密,韧性大硬度高,光感很强很清楚,尤其是在抛光之后,非常纯净的翡翠会给人以凛冽坚毅之感,这样的光学效果可以称之为起刚。这是高品质翡翠的特性之一,而这种特性通常出现在高冰种或玻璃种翡翠上面,价值高昂。
除起刚外,起荧、起胶也是翡翠独有的特征。起荧属于物理现象,是微细颗粒陈列均匀而使得灯光进入后整体曲射率显著的状态。翡翠的矿产结构是硬玉,内在颗粒的巨细确定了翡翠的整体品质,就是市场上说的的"水头好"。
起荧与起胶细微之差,意义却不一样。起胶是颗粒散乱陈列的物理现象。起胶能够从字面上知道,即翡翠内在颗粒粘稠似胶水。起胶的源于翡翠内在的颗粒微细,但是陈列不规则。在转动翡翠时,当灯光从翡翠的表面曲射出来的时候,看起来像一个整体且连绵不绝的胶水。这种的现象在翡翠业内认定为"起胶"。比如在明净的玻璃上倒上少许胶水,没有起荧的翡翠那么明净通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