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年已过,辛丑牛年缓步而来。"牛马年,好种田",是农村老俗话。旧时牛和马是农村劳动力的核心,牛年和马年借年头牛多马壮讨吉的说法。辛丑牛的到来,那句老俗语真的灵验啦!正月十三日,天降喜雨,润泽万物,庶民皆喜。真是"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雨贵似油",预示着牛年又是一个五谷丰登之年。
相传,古时候,牛正是玉帝殿前的差役,称作牛麻星官。有一次,他自告奋勇,去人间撤草籽。玉帝嘱咐他,走三步撤一把草籽,他误以为走一步撤三把草籽。第二年,野草丛生,农夫根本无法种庄稼了。玉帝很生气,罚他和子子孙孙都只准吃草,祖祖辈辈帮助农夫干活儿,玉帝把老牛从天庭踢落人间,嘴巴朝下,被摔掉一排上牙。但是,牛知错就改,任劳任怨,拉车犁田,博得人们的好评,这是有关牛的一个美好传说。
在中国数千年的农耕文化中,牛与大地谱写着耕耘的诗篇,寄托着人们深厚的情感。自古以来,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耕牛创造了人类文明,对社会发展贡献巨大。古人诗词中对牛吟诵甚多。南宋李纲《病牛》写出了牛的奉献精神,"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愿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老黄牛,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牛在农耕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人勤春来早,每到立春,古人以土塑牛,以鞭策之,寓意一年春耕之始。春牛身高四尺,象征一年四季,身长八尺,象征农耕八节,尾长一尺二寸,象征一年十二个月,寓意有牛做帮手,庄稼人一年四季都会五谷丰登。古人对牛的倚重不言而喻。
在中华文化里,牛是勤奋、奉献、奋进、力量的象征。古往今来,中国人民爱牛、敬牛、颂牛者甚多。王安石的"朝耕及露下,暮耕连月出。"赞美牛的勤勉。唐朝诗人柳宗元的"日耕百亩",赞美牛的勤奋与力量。李纲的"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赞美牛的牺牲精神。现代诗人臧克家曾写《老黄牛》一诗:"块块荒田水和泥,深耕细作走东西。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赞美了牛的开拓品格。"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曾以这样饱含真情的诗句歌颂牛。画家李可染曾将自己的画室堂号定为"师牛堂",他十分喜欢牛:"牛也,力大无穷,俯首孺子而不逞强",不辞劳苦,不计得失,脚踏实地,默默奉献。郭沫若的《水牛赞》更是对牛赞誉有加:"水牛,水牛,你最最可爱。你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坚毅、雄浑、无私、拓大、悠闲、和谐,任是怎样的辛劳,你都能够忍耐……"著名的物理学家钱三强教授,年逾花甲,仍干劲十足,经常工作到深夜。始终发扬属牛的那股子"牛劲"。近代国画大师齐白石曾给自己起过"耕砚牛"的绰号,勉励自己要像牛一样勤奋:"不教一日闲过"。
古语道:"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古人历来将牛视为开天辟地的力量之一。牛之所以成为人们讴歌的对象,因为牛拥有这种勇于开拓的劲头,具有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品质。
在2021年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大家:"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大力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以不怕苦、能吃苦的牛劲牛力,不用扬鞭自奋蹄,继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辛勤耕耘、勇往直前,在新时代创造新的历史辉煌!"
旧岁已展千重绵,新年再进百尺杆。新的一年承载着新的梦想,新的一年孕育着新的希望。新的一年让我们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珍惜时光,不负韶华,以"牛转乾坤"的势气、"牛气冲天"的豪气,激励着中华民族继续写新的辉煌!
作者简介:侯凌肖,山东鄄城人。现在山东金润建设有限公司工作,高级工程师,菏泽市作家协会会员、山东散文学会会员。散文作品散见于《齐鲁晚报》、今日菏泽《风雅颂》、辽宁《刊授党校》、《职工天地》、《山东建筑业》、《山东建设报》、《菏泽日报》、《牡丹晚报》等报刊 。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