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金风送爽、丹桂飘香的时节,空气中总能闻到桂花的香气,带着丝丝微微的甜。星星点点的花点缀在绿叶丛中,"叶密千层绿,花开万点黄",正是香而不艳,美而不骄的桂花在静静开放。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述的桂花:"花有白者名银桂,黄者名金桂,红者名丹桂,有秋花者,春花者,四季花者,逐月花者"。从中可以看出,有白色的银桂,黄色的金桂,红色的丹桂。从花期来说,又有八月桂,四季桂,月桂等。
在所有的桂花中,我独爱八月开花的丹桂,在杂交品种广泛种植之前,我甚至不知道还有月桂。丹桂开时,远远看去,冠如伞盖的碎绿中,点缀着一簇一簇的红,这种红不是大红的庄严和富贵,也不是鲜红的妖艳和热烈,她是那种金色到红色的渐变,典雅又不死板,热烈而不做作,红得那样刚刚好。待到越来越近,你能感觉到那从红绿之间透出来的香气,带一些甜味,沁人心脾,馥郁却不使人迷失。桂花的香使人一闻之后有忍不住想要尝一口的冲动,所以有人将桂花做成糕、酿成酒,就是为了将那沁人的香气留于唇齿。
待到花期快过,将谢未谢时,张一块白布,轻摇几下树干,就落满了满布金红,收起来放在车内,藏于斗室,都能经久留下清香。如果要是慵懒一点,也可以在她谢落地上之际,轻轻扫拢,一样不影响香气的留存。
在我国,桂花有记载的栽培历史可以追溯到2500年以前。《山海经·南山经》提到:"招摇之山多桂"。《山海经·西山经》提到:"皋涂之山多桂木"。屈原在《九歌》中有"援北斗兮酌桂浆,辛夷车兮结桂旗"。是说桂树历史源远。《旧唐书·地理志》:"江源多桂,不生杂木,故秦时立为桂林郡也。"据《今县释名》:"治东北有桂山,桂生其巅,"故名。则说了桂林地名与桂树的关系。
据说,陕西南郑圣水寺尚存汉桂一株,相传为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刘邦的臣下萧何手植。其主干直径达232厘米,树冠覆地面积400多平方米。贵州锦屏还有更大的一株,胸径达247厘米,至今枝叶繁茂、树形优美,十分壮观,开花季节香飘数里,岁有华实,至今不衰。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看。
至于历来来的文人墨客,大抵都爱桂花的各种,其香、其色、其不事张扬的开放,不一而足。古人评桂花为"浓、清、久、远"俱全,清可涤尘,浓能透远,算是比较贴切了。
杨万里的这首《咏桂》,窃以为是写桂花的诗中最好的。以至于每每流连于桂花,哪怕是远远觉到花香,诗词的韵味便在心间荡漾,想起那广寒宫中的桂树和桂花酒。
在易安居士的心里,桂花却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咏花之词甚多,唯独将桂花推为花中第一流,且在短短几句中,对桂花之性、之色、之香、之品位均鼎力推崇,由此可见李清照对桂花之喜爱。也许在她心里,自己就如桂花一般,是香远自溢、性柔色淡的第一流吧。
杨万里的这两首写桂花的七绝,写的是桂花的香,那种嗅而有得,寻又不见的妙处,被他写得跃然纸上,香透纸外。
至于王维的《鸟鸣涧》,大抵写的是春桂或四季桂,尽管全诗意境优美,充满哲思,但仅就桂花而言,我以为是始终无法与金风玉露、明月如霜时开放的八月桂相比的。
金秋时节,邀三五好友,于掩映在皎洁清辉中的桂树下,闻香品酒,亦是人生一大快事。